下载APP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融智行动”30所创新校的探索与实践(五)

央广网 昨天09:31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要素、全过程,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体系,为我国教育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发起的“融智行动计划”,正是对这一战略的深刻实践。行动聚焦“数字素养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I与课堂教学与学科应用融合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智能体开发与应用”,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信息化基础扎实、教育创新意愿强烈的学校,成为“创新项目学校”,提供专家智库的理念引领和研究支持,并以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为基础,探索新理论、总结新经验,构建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余所学校加入“融智行动”创新项目校的阵营。创新校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更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今天,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接下来的30所创新项目学校,它们在“融智行动”的引领下,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这30所“融智行动”创新项目校,生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卓越风采,积极回应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部署和要求。当前,AI与基础教育融合已进入系统性、规模化实践阶段,但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AI冲击下如何守护学生深度思考、何为教师不可替代价值、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等困惑。为助力教师破解这些核心难题,让AI真正赋能教学实践,“融智行动”定于12月在北京举办中小学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研讨培训会,以培养学生适应智能时代核心素养为目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AI教育应用的系统性方案。

研讨培训会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应用创新”为主线,聚焦AI与教学场景融合的应用实践,通过专家报告、实践案例分享、案例评析、名师工作坊实操等多种形式,以“线下实操体验+线上同步直播”的呈现方式,促进教师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AI赋能型教师”,实现教学智能化升级。

此外,“融智行动”针对创新项目学校的教师,还特别策划了“中小学教师AI赋能课堂教学及学科应用能力提升训练营”“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课程教学指导师资专项培训”。训练营和专项培训秉持“学用结合”的理念,从智能备课到精准评估,覆盖课程设计、课堂互动、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及评估反馈,通过强化培训与实战课程,全面助力教师实现专业能力的跃升。

未来,“融智行动”将继续紧随国家政策与技术前沿,与广大教育者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无限可能,以“共研、共创、共思、共行”的协作精神,共创人工智能融合教育创新的新生态。我们满怀期待地展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培育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腾飞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仅供参考。)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