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毓璜顶医院杨牟团队:血管里搭“桥上桥”,成功救治年近八旬老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8-02 1115

记者 孙淑玉 实习生 陈春梅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

血管是人体封闭的管道系统,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就可能累及其他部分,甚至危及生命。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开始上升。目前,血管疾病日渐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三高”特点。

血管病学和外科学交融后形成了“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医生就是治疗全身血管疾病的专家。作为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的创建者,杨牟主任带领血管外科坚持经典手术与微创治疗并重,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让烟台毓璜顶血管外科成为胶东地区医学界和病人公认的权威科室,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求治。近日,杨牟带领团队在血管里巧搭“桥上桥”,成功将年近八旬的老翁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腹痛难忍,近八旬老翁来烟求医

“杨主任,你们可一定要救救我啊!”近日,外地一年近八旬老翁慕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杨牟团队之名,来烟求医。

对于任何一个接受过手术的患者来说,突然出现腹部剧痛难忍的情况,都不是什么好兆头,更何况这种状况出现在一个经历过多次手术的、年近八旬的老人身上。

原来,3年前,老人因为腹主动脉瘤,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手术后初期情况良好。6个月前老人突发剧烈腹痛,于是马上就医,被诊断为腹主动脉破裂,当地医院的医疗团队采取了紧急手术。经过抢救,老人转危为安。在术后复查CTA时发现局部有内漏,老人又接受了一次覆膜支架植入术,并于病情稳定后出院。

但是好景不长,2周前老人再一次出现腹部剧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支架近心端可见内漏,动脉瘤比之前增大,被诊断为动脉瘤先兆破裂。老人此时在当地医院已经接受了两次手术,却仍有内漏,加上6年前接受过冠状动脉搭桥术,还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既往病史。半年时间,鬼门关上来回走了几遭,加之难以忍受的腹痛折磨,让老人与病魔抗争的意志日渐消沉。

最终,老人在一位病友的介绍下了解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杨牟团队曾经治愈过类似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老人的家人联系到杨牟团队,科室了解到老人具体情况后,立即为其预约床位。

贴心开导,血管外科医护待患如亲

“病人年纪比较大了,心理压力很大,加上他身体比较虚弱,又身处异乡,我们看着很心酸,就经常来开导开导他。”老人住进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后,整个医护团队给了老人很大的信心,让他不安的情绪减轻了很多。

在全面检查后,杨牟团队发现老人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检查结果还显示,老人血红蛋白只有75g/L(正常120g/以上),并且心衰指标明显增高,杨牟团队立即给予老人输血、强心、利尿等治疗,帮助老人缓解剧痛。

“我们主任很关心这位病人,一大早就去查房,并安慰病人及家属。”血管外科医生刘国龙回忆说。通过精心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讨论病情,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杨牟认为该患者为膜型内漏可能性比较大,他严谨地表示不能因为内漏位于近端,就断定是I型内漏。为了明确内漏来源,杨牟团队决定为老人进行动脉造影术,并且制定了如为膜型内漏,则进行同期手术的治疗方案。

杨牟主任(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我们原先很慌乱,以为这病要确诊很难,毕竟两次手术也没能解决,但是杨主任团队的医生都很专业,又快又准地就找到问题了,马上就制定了治疗方案,我们就有了信心,我爸一定能治好!”老人家属表示。

搭“桥上桥”,不负厚望创生命奇迹

经过充足准备,手术当天车海杰副主任医疗组先为老人经局麻下造影明确内漏来源。术中造影发现在主动脉支架分叉处内漏,与术前判断一致。

杨牟主任、张居文副主任均认为覆膜破裂导致内漏,覆膜破裂的原因为覆膜支架被主动脉钙化斑磨损所致。通过将2个喇叭腿髂支倒装后与腹主动脉支架主体部分“对吻”释放,然后球囊扩张贴附后,造影内漏消失。

“做完手术我感觉肚子不胀不疼了。”术后老人表示腹部胀痛感消失,医生听诊发现老人腹部血管杂音消失。在手术后5天复查主动脉CTA时发现老人近心端内漏消失,两个髂支支架呈“完美”的“D”型“依偎”在一起。老人其他指标也较入院时明显好转。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医护人员与患者(前排中)合影。

专家介绍:

杨牟,主任医师,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周血管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和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1998年8月至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血管外科专业,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回烟后创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经过10余年的不断进取与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内先进的血管外科疾病诊疗中心。擅长血管外科领域疑难杂症的诊治,如累及主要分支的复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周围血管硬化闭塞症、累及腹腔血管的恶性肿瘤等。

注重科研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在《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SCI收录及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山东省、烟台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多次荣获“烟台市学科(技术)带头人”“烟台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武春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