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请收好这份指南,能帮你早发现慢性肾脏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10-15 7.3万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记者 孙淑玉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率的增加,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由于其预后不良及终末期(也被称为尿毒症期)治疗成本巨大,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烟台毓璜顶医院肾内科医生杨丽娜介绍说,早期发现并确诊的患者,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后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可以节约医疗资源。但由于这类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致使早期发现相对困难。尿蛋白作为各种肾脏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在肾脏病中常比其他临床症状出现早,可早期识别慢性肾脏病患者。

杨丽娜

什么是蛋白尿?

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或每日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大于200mg/g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杨丽娜介绍说,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

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功能性蛋白尿:可见于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所致的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定性试验尿蛋白多不超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克~1克。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

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清晨尿液无尿蛋白,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一般蛋白质排泄量小于1g/d。

病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排泄也可增加。

肾小管性蛋白尿:它指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因血中小分子量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轻链蛋白等,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横纹肌溶解等。

杨丽娜(右四)在查房。

蛋白尿会造成哪些后果?

蛋白尿不仅仅是肾脏病进行性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也是肾功能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蛋白尿能够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机制加速肾脏病的进展。强有力的证据显示,蛋白尿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以及进行性肾功能丧失密切相关,降低尿蛋白可有效延缓肾功能进展。

蛋白尿患者有什么表现?

早期少量蛋白尿患者常无任何症状,患者可有轻度乏力、疲倦、腰部酸胀不适,很容易被忽略,大多数患者则是通过体检查尿常规发现蛋白尿。随着蛋白尿增多,患者可发现尿中泡沫明显增多,不易消散,严重者可伴有水肿,尿量减少等情况。如为其他疾病引起蛋白尿,可有原发病的表现,如狼疮患者可有皮疹、脱发等表现,骨髓瘤患者可有骨痛、贫血等表现。

蛋白尿患者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

蛋白尿患者的日常饮食需根据蛋白尿多少及肾功能情况来调整。一般来说肾功正常的少量蛋白尿患者正常蛋白饮食即可。对于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患者,给予0.8-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同时因大量蛋白尿常伴有高脂血症,需低脂饮食,伴有水肿时应低盐饮食(小于3g/d)。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患者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目前一般不主张应用。对于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蛋白尿患者,应限制蛋白和磷的摄入量,应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d)。饮食方面说起来比较抽象,蛋白尿患者一旦住院,就会有专门的护士护理,必要时还会请营养科专家指导患者饮食。

杨丽娜(右二)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总之,由于蛋白尿的原因多种多样,除原发性肾脏疾病外,部分全身性疾病如肿瘤、免疫病等均可出现蛋白尿,而不同原因引起的蛋白尿治疗上也相差很大,需针对每个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发现蛋白尿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一般患者在发现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后,就应到肾内科专科门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蛋白尿原因后,再由肾脏病专科医生帮助患者制订综合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周宣刚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