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资溪万人同做蛋糕为国庆献礼

娱闻先锋 2023-09-28 2716

近日,资溪人在不同城市同做蛋糕向祖国告白,为国庆献礼,表达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据了解,资溪11万人口中,先后走出了4万多人的“面包军团”,且大有“称霸”全国之势。北起黑龙江,南抵海南,东至上海、江浙,西达新疆、西藏,在中国1000多个城镇里,资溪“面包军团”开出了16000多家面包蛋糕店。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但凡有面包的地方,几乎都有资溪籍烘焙师的身影,要么是创始人,要么是手艺,总有一样来自资溪。比如在中国新烘焙品牌榜排名第一、1年卖出1亿多个肉松小贝的“鲍师傅”,其创始人鲍才胜,正是江西资溪人。被惊叹开到哪火到哪,主打新中式糕点的连锁大亨“泸溪河”,创始人黄进虽不是资溪人,但与鲍才胜也算“师出同源”;创业初期,黄进曾向资溪人张协旺求教烘焙手艺,资金紧张之际,还是张协旺的慷慨解囊,助其走出了困境。

  除此之外,像麦香村、麦香人家、亚细亚……这些被慕名打卡的糕点界“网红”,不管是师傅还是味道,也都有着资溪的印记。

  但是,无论是从从产业基础还是区位优势的角度来看,资溪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理由成为“面包之乡”,甚至与做面包这件事也完全搭不上边。没有种过一粒小麦、也不做面粉加工、经济交通十分落后的资溪,是如何撑起烘培界的半壁江山的?

  资溪与面包的“喜结连理”,还要从一个关键人物讲起,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张协旺。

  1984年,土生土长的资溪青年张协旺应征入伍,被分配到福建漳州龙海县消防中队服役,主要负责中队的后勤采买。外出采购中,他和当地的面包店老板们一来二去熟悉了起来。张协旺发现做面包的成本其实并不高,但营业收入却不低,心中便暗暗萌生了开家面包店的想法。

  1987年秋,退伍后的张协旺与同是资溪人的战友洪涛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烘焙技术带头创业,在外开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当年春节,张协旺带着赚来的3万多块钱回到家,这在年均收入不足400元的村民眼里,堪称是一笔巨款。

  张协旺的成功无疑是给村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做面包能赚到大钱,也从此点燃了“资溪面包”的星星之火。

  张协旺成功之后,在先富带后富的使命感下,亲手带出了300多个徒弟,再通过“亲帮亲,邻帮邻”“一姓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一县”,资溪县的面包业也开始像面包一样,不断发酵、膨胀。

  短短几年内,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拥有了一技之长,大家开面包店、办面包工厂,把面包当做重要的事业来做。

  到90年代中期,资溪进入全民创业时代,以资溪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县市,再走向全国各地,在烘培江湖,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江西面包帮”。

  资溪面包军团在没有任何资源背景下,发展得如此迅速,跟他们的抱团互助是分不开的。这种互助不仅体现在技术传授上的毫无保留,在经济扶持方面,大家也是不遗余力互帮互助。

  除了上文提到的张协旺资助“泸溪河”的创始人黄进的例子外,张协旺还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的是这些年扶持老乡们开店,借出去的各项钱款,以及赊欠的设备款,累计下来足有两百多万。而今,资溪人这种“传、帮、带”已由传统变成了“行规”。如果有资溪人想开面包店,不管在哪个城市,只要去资溪人开的面包店里,说上资溪方言能证明是老乡,店主都会无条件地帮忙,甚至资金有压力时还会伸手相助。除了圈内人的互助,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面包贷”就是给白手起家创业的资溪人的“绿色通道”,打个信用证明,填个表,贷款很快就能批下来。不少资溪人就是通过这条“绿色通道”,拿到了第一笔创业启动资金。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如今,面包产业已经成为资溪首位产业,年创产值超300亿,全县农民纯收入60%来自面包产业。此外,虽然资溪的GDP总量不高,但面包产业却推动了资溪经济的快速增长。2012年到2021年,资溪GDP增幅高达135%,不仅超过江西省整体水平,而且还远高于全国77%的省市。2022年资溪GDP增速达到5.2%,几乎跑赢了省内所有地级市。而奇怪的是,身处深山中的资溪,面包产业历经四十余年却仍然生生不息,各大门徒依然在有条不紊的扩店,“面包帮”队伍不断壮大。

  “资溪面包”长盛不衰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早期的“传、帮、带”推动了资溪面包的崛起,那么以下几个方面则为资溪面包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1.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筑产业护城河。

  烘焙行业本身其实并没有太高的壁垒,热门款式很容易被复制和山寨,所以迭代速度非常快,不创新就等于被淘汰。

  鲍才胜就曾直言:“烘焙行业有一个怪理论,5年洗一次牌,一成不变的就会被洗出去。

  而早在2002年,资溪就咬牙拿出了300多万元用于面包培训学校和蛋糕烘焙艺术学校的建设,超过八成的资溪面包师傅在这里回炉深造过。

  此外,资溪面包协会还在南京、济南、无锡等8个城市开设了作为培训中心的分会,以此来保证在外的资溪面包大军始终都有地方能学到新技术。

  这些年来,资溪还相继成立了面包科学研究中心、艺术蛋糕研发所等科研机构,他们和上海、香港乃至日本的烘焙学校、知名面包店都有长期的技术交流,源源不断地为资溪面包师们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2.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将面包产业打造成产业集群的“金招牌”。

  资溪面包虽然闻名全国,但产业资源大都在外地,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何使之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是摆在资溪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全力打响“资溪面包”品牌,扩大“中国面包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1年起,资溪县逐步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产业资源回归,吸引资溪乡贤及烘焙行业领军人物返乡创业,共同打造“资溪面包”品牌。

  同年,当地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面包行业协会,集中优秀烘焙人才;2016年,成功组建资溪面包科技公司,实现资溪面包食品产业本土实体化;目前,公司直营及加盟门店超过300家,产值超3亿元,已启动上市计划。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资溪面包产业,不断加快工厂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突破,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全产业链模式。

  2018年,资溪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5000亩面包食品产业城项目正式启动,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面包食品产业链。面包食品产业城,涵盖中西点综合工厂等烘焙主产业链企业,以及油脂、鲜奶等副产业链企业,并配套建设面包商学院,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烘焙业的“新航母”。

  一年后,鲍才胜投资2亿元的工厂便在资溪开工,项目建成后,每年能加工各种食品2.6万吨,年产值可达5亿元,也能为当地贡献1500万的税收。

  而今,全球最大肉松加工厂费歌肉松厂也已在资溪正式投产,它与2000多家“资溪面包”门店一同撑起了“大产业链+门店”的模式,共同助力这座“面包之城”走向辉煌 。

  3.充分发挥绿色优势,推动面包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资溪县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面包产业为核心,带动文化旅游发展。通过全力推介“面包之乡·纯净资溪”的特色旅游资源,极大促进了资溪面包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资溪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明显提升。

  据悉,该县大力发展以面包食品产业为首位的绿色工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资溪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5000亩面包食品产业城,成为资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此外,该县依托面包食品产业城,多次举办以面包烘焙大赛、面包产业高峰论坛、烘焙展等为主要内容的面包文化节,并通过整合中西式面点、面包观光工厂、面包DIY等资源,加快培育和丰富肉松厂、巧克力工厂、手工欧包等旅游业态,资溪面包食品产业城内已建成面包观光工厂、面包广场、面包烘焙体验馆、面包文化馆、面包文化展览厅等特色面包主题旅游点,初步形成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烘焙业全产业链基地,成为抚州市第三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游客量4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0万元。

  瞄准一个赛道,深耕细作,资溪将小面包做成了大产业。

壹点号娱闻先锋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