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东北文化研究社会学著作《同时代的北方》出版

书坊 2024-06-03 1624

记者 曲鹏 济南报道

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领域,东北地区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与争议的研究对象。日前出版的《同时代的北方》是一本关于东北文化研究的社会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揭开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史与记忆生产史的神秘面纱,同时反思了所谓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以及那些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

《同时代的北方》

 刘岩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岩,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04年起参加戴锦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以东北研究和区域辩证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此前已有《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等著作问世。

《同时代的北方》是刘岩对东北文化研究的一次全新总结与深化。书中,刘岩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东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途径。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认为本书中的东北,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在现代发展主义时间观下,与“南方”相对立的“北方”。刘岩通过对多重文艺文本的深入析读,展现了一个追逐“南方价值”、在迷失中不断寻找自我的“北方”,并将其命名为我们的时代性。在全球语境下,书中的“南”与“北”呈现出一种错位,正如许多分析框架在移植到中国脉络下所产生的错位一样。这种有意的措置,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有机而模糊的东北概念,更读到了一个有机而模糊的“同时代”中的中国。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教授评价《同时代的北方》是一部充满智性沉思、带锋芒见地和深挚真情的新作,她见证了刘岩如何开启这一思想与学术的场域,由“可写的东北”铺展开“可写的中国”。学者汪晖则认为这本书描绘了在长时段与同时代的差异关系中展开的东北世界,历史文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其间交替互动,每一种要素都会渗入对另一种要素的理解与重构。

《同时代的北方》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东北,更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构建我们的时代性。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东北,以及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责任编辑:曲鹏

曲鹏

关于书的那些事,来问我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