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函
3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召开了聚焦“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中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向前介绍了全区正积极应对老龄化,全面做好医养健康服务。截至目前,全区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13家。总床位4583张,医疗床位1478张,养老床位2115张,护理床位990张。
在推进医养结合新模式上,彭向前介绍市中区正完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强化对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就近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或者门诊,以签约合作的形式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预约就诊、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区有5家医院和6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区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均设立了老年科,鼓励开展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门诊和中医科室,并逐步推进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为一体的老年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医养健康水平。并依托基层卫生网络,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等服务,全区已有77627名老人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
据了解,市中区共有19家机构成功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4年,市中区人民医院、齐村镇卫生院、枣庄新宇护理院以及枣庄仁和医院通过已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服务机构回头看检查。目前,市中区人民医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区,4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满足老年群众健康需求。全区医疗机构对65岁以上老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开通绿色通道。在“中医药+医养健康”的养老模式上,市中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中的预防、健康管理等功能,增强老年人自主防病意识,提高生活质量。市中区多家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中医学服务特色门诊,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枣庄市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在2023年被创建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据彭向前介绍,市中区建立由卫健部门牵头、17个部门参与的市中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加3岁以下托育机构的托位有效供给。进一步推动民办非企业幼儿园办托育,增加托位有效供给和机构备案数,截至目前市中区共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35家,其中幼幼家(枣庄)托育有限公司被评为2023年市级示范托育服务机构,银海幼儿园、红杉树幼儿园被评为2024年市级示范托育服务机构。全区拥有托位2525个,实现每千人口4.2个托位的要求,不断满足育儿家庭对托育机构托位的需求。全区共24家托育服务机构在国家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中完成备案。依托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市中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成立了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指导组,统筹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婴幼儿照护与家庭养育照护支持的深入有机结合和融合。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