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沉浸式博物馆、传统村落数字永生……看如何用数字技术留住乡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3-28 618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3月27日,第二届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重点项目推介暨镇银企对接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承办。推介活动现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总编辑、技术总监宋耀代表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带来了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村落保护和小城镇创新提升的解决方案。

山东省拥有众多宝贵丰富的文化资源,全省有168个中国传统村落、384个省级传统村落、5个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并正式启动了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

“山东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让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村民创造价值,吸引更多人寻找乡村记忆,增强游客观感体验和社会关注度。”宋耀为现场参会人员带来了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的解决方案。

宋耀介绍,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是大众报业集团出资设立、省文资理事会管理的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肩负“数字强省”与“文化强省”的使命担当,是全省文化数据、算力网络、科技研发、应用呈现、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负责山东文化数据库、齐鲁文化大模型、全省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其中,齐鲁文化大模型被写入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集团深度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传媒和文化两条主线,以三大省级实验室为支撑,加快探索“传媒+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重点布局智慧媒体、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文化交易与投资五大业务板块,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集团。

沉浸式传统村落博物馆

 “我们的数字文化和数字科技板块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和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宋耀介绍,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可以打造沉浸式传统村落博物馆

杭州丝绸城(示意)

在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以及正在推进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的县(市、区),可以新建或提升传统村落博物馆数字化水平,引入VR大空间等技术,通过VR眼镜+体感座椅,环形幕+体感座椅,五折幕/全息投影的形式,以沉浸式体验挖掘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底蕴,真正让乡村文化、习俗活起来,变得可知可感。

传统村落数字永生

此外,还可以推动传统村落数字永生。依托“浩宇”文旅数字化平台,采用无人机航拍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对传统村落古建进行高精度复刻,1:1还原建筑外观、内部细节,并以游戏化的方式呈现。

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访问,享受沉浸式自由漫游和游戏化的互动体验,让散落的传统村落古建筑在数字世界里实现永生。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集团已首期推出“数字超然楼”沉浸式体验产品,游客可以感受不同季节、日夜更迭下的超然楼美景,欣赏炫酷的灯光秀和亮灯瞬间。

传统村落AR智慧导览

“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做传统村落AR智慧导览。让传统村落中不能直接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直观再现。”宋耀介绍,游客通过佩戴AR眼镜或手机,不仅可享受身临其境的智慧导览、智能解说等服务,还可以生动直观地看到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村俗仪式、传统民居的建设过程等。

AR智慧导览(示意)

传统村落乡村文化智能体

除此之外,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和山东文化数据库,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还可以深入挖掘集中连片传统村落的村史、村志、乡土文化、族谱等史料数据,搭建传统村落乡村文化智能体,守护“乡村记忆”,让特色的乡村文化存下来、连起来、活起来。

宋耀介绍,去年山东首个乡村文化智能体、全省首个齐鲁文化大模型创新性应用“记忆沂源—村村有村史”智能体正式上线,以《记忆沂源》系列丛书的文本数据为基石,运用大模型技术,建成电子数据库,以焕然一新的可视化与互动化手段,实现语音交互、知识问答、数字星谱编织、大事记查询、村镇对比等多种功能和体验。该智能体不仅面向社会公益性开放共享、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还可衍生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形态,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王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