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岚山农商银行:“五个用”落实“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3-31

近年来,岚山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监管部门、省联社及审计中心关于金融发展决策要求,立足实际、服务当地,坚持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实体经济,心系百姓致富,赋能乡村振兴,聚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贡献力量。特别是在岚山区经济发展迅速、资金需求量加大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主责主业,眼睛向下,把为企为民服务作为核心理念,努力做到“五个用”,善作善成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资金杠杆引领科技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课题,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岚山农商银行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把信贷资金投入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致力于服务和带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引领创新。同时,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优质科技型企业,为钢铁、新能源产业等高端科创领域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技改专项贷”等政策性贴息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61亿元,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有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良性循环。

岚山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大力度,搭建政银企平台,推出“金融+政务”服务模式,加强与区科技局、区工信局等部门的对接,畅通信息沟通和合作通道,高效服务辖内科技产业园区,先后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交流会、与区科技孵化器电商创业园签约、助力科创企业政策宣讲等活动30余场,支持科创企业91家,贷款规模7.53亿元。

用金融活水推动绿色发展

岚山农商银行坚持把金融服务放在细处实处思考和落实,立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动与企业对接,造福一方百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国家近年来倡导绿色发展的重点项目。作为当地以农业废弃物肥料化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动力农业领军企业,金星(日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农业废弃物、水资源和土壤无机盐的循环利用,年处理废弃物50万吨,年产肥料10万吨。在了解到企业扩建需要融资时,岚山农商银行主动靠前服务,根据企业经营特点,采用“抵押+家庭成员担保”的组合方式,开通“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题。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占地1000余亩的生物动力园区,年收入增长500万元。

针对绿色低碳领域和相关行业发展,岚山农商银行制定了《助力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并为从事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企业推出绿色贷款产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创新推出“兴岚·惠民—绿能贷”,用于相关企业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良性发展。成立金融顾问“绿舟行动”专班,对辖内光伏产业、环保产业、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和企业进行走访,宣传绿色金融方面的信贷政策,累计走访绿色产业园区和企业300余次,支持绿色类贷款规模3.53亿元,其中支持清洁能源产业9579万元、支持有机茶加工行业4343万元、支持高岭土加工产业2395万元,真正做到让“绿色信贷”落地有声。

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信贷行业客户优先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经营灵活、决策链短的优势,落实“限时办结”制度。目前,该行个人获贷平均用时仅需2.1天,小微企业获贷平均用时仅需3.7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绿色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用发展理念做实普惠金融

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益人民幸福,是岚山农商银行一贯原则。家住岚山区安东卫街道的李文涛是当地的海产品生产大户,他生产的“岚旭”品牌鱿鱼丝、虾米、鳕鱼片等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由于海产品加工行业前景较好,便计划扩大规模,岚山农商银行根据其实际经营情况,为其办理了1000万元的“兴岚·惠民——经略海洋贷”。目前李文涛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销售渠道,能做到从加工、冷藏到销售一体化经营,生产的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多个国家、地区。

怀揣普惠金融初心,岚山农商银行深耕辖区市场,擦亮本地“土特产”的“金名片”,以整村授信、行业客户走访对接等举措为抓手,加大对茶叶、海水捕捞产业、供应链融资等本地特色产业的支持,金融支持茶产业1.48亿元、海水捕捞产业0.78亿元、供应链融资4.28亿元等,以实际行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推出的“兴岚·惠民”“兴岚·惠企”系列贷款,根据客户和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贷款政策,已先后出台“茶飘香贷”“海洋牧场贷”“玫瑰贷”等信贷产品30余款,累计授信4613户、金额44.3亿元,荣获“日照市第二届金融创新三等奖”。

联合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发起成立岚山区企业信用联盟,进一步汇聚政银企力量,切实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已为135家会员企业授信5.3亿元,该做法入选山东省县域金融工作开展情况典型案例。目前,岚山农商银行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贷款余额112.17亿元,占全行贷款的85.25%。

用优质服务促进助老惠民

岚山农商银行致力于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民生金融需求,从优化服务方式、加强金融宣传、拓展全方位服务等方面发力,努力提升老年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适老金融服务更有温度。积极探索“内外结合”的全面适老服务举措,打造特色适老服务体系,在本行营业场所的厅堂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设置“爱心窗口”,配备老花镜、雨伞、轮椅、紧急药箱等设施,让老年人能够舒心、放心地办理业务。开展“服务暖心活动”,全行成立18支“金融服务队”,为出行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目前已为超过4000名老年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民服务。

多次举办“金融知识进万家”“老年人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公益性宣讲,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讲解,提升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获得了老年群体的广泛好评。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受众群体7万人次。同时,积极开展敬老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员工,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为敬老院和养老中心的老人送上节日慰问和生活物资,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此外,岚山农商银行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和医疗行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创新采取“一企一策”跟进式服务模式,实行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倾斜,为康养产业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已为养老和医疗行业投放信贷资金5305万元。

用科技力量赋能数字金融

岚山农商银行紧跟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和人民群众办理业务需求,在客户服务、平台开发、金融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座,助力提升群众经济生活品质和水平,努力实现“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的目标。在黄墩镇陈家沟村进行“数字乡村”示范点试点,数字乡村建设采取“政府引导、金融服务、通讯助力”的共同推进模式,使“互联网+政务+金融”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作为岚山区数字乡村实施方之一,岚山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数字化创新,目前该村实现了无线网络、电子银行、数字视频、智慧广播信号的全覆盖。依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让“金融+科技”融入农村生产生活,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数字化“云服务”。

上线日照绿茶支付结算溯源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改善茶叶收购环节的支付结算方式,将支付结算与茶叶溯源紧密结合,实现结算交易闭环运行,为每一片茶叶建立详细的“身份证”,平台实现了茶叶产销支付结算的数字化管理,切实保护茶农、茶商的核心利益,上线以来吸引257家茶商进驻,茶叶交易量约20万斤,交易金额1000万元。

岚山农商银行注重发挥岚山金融教育基地作用,利用智能体验设备,通过光影、实物、线上直播等多媒体数字化的交互方式,加强金融知识的宣教,推动金融文化知识的普及,努力打造数字化现代银行,服务社会公众超9万人次,彰显出浓浓的“为民情怀”。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