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崔宇晴
莘县王庄集镇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内,一排排标准化厂房看似普通,却“藏”着一家占据了全国轨道交通模型市场60%以上份额的行业领军企业——山东大道模型艺术品有限公司。
走进生产车间,“咔嚓”作响的零件组装声此起彼伏,90余名工人伏在操作台前忙碌着:有人捏着镊子将黄豆粒大小的零件嵌入车厢,有人举着喷枪给动车车头“穿”上一层哑光漆,还有人对照设计图逐项核对车身颜色与真车的匹配度……
车间内,一个由3名工人合力组装的近3米长、1米高的动车组车头,颇为显眼。
“配件是根据我们的设计图,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说话间,工人李红才在同事的配合下,正试着将车头顶板卡入组装槽。“我们现在组装的这个动车模型,是由两个车头和两节车厢组成,仅这一个车头,就有240多个组件。”
山东大道模型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动车组、地铁、牵引机车等轨道交通模型的研发与生产。尽管企业规模不大,但其产品却覆盖了全国轨道交通模型市场60%的份额。无论是已经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还是即将面世的高铁车型,大道模型都能根据客户需求,以高还原度的工艺制作出逼真的模型。
“我们的模型最小比例为1:160,最大可达1:10,外部还原度超90%,内部结构还原度超60%。国内现役的地铁、高铁车型中,十种里有七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大道模型总经理朱永旺手持一台“复兴号”模型介绍到,他指着模型内部的一排排座椅,自信地说:“真车有的,这里一个不少!”
从设计到成品,模型制作需经历图纸设计、开模、喷漆、印刷、组装等多道工序。朱永旺坦言,目前除开模环节需与外部合作,其余步骤已可以完全自主完成。“组装最考验技术,比如车头的240多个零件,全靠手工像‘搭积木’一样精准拼接。”
为提升环保性,企业2年前投入70万元引入UV打印技术,“我们是国内首家采用UV打印技术的轨道模型企业。”朱永旺介绍,UV打印使用水性油墨,对环境和人体无害,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喷漆工艺。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模型的色彩还原度,还让产品更加环保。“以前喷漆味儿呛得人睁不开眼,现在这机器既环保又能印出头发丝细的纹路。”
在企业的陈列室中,各式各样的动车组模型琳琅满目,济郑高铁“复兴号”、各类地铁等模型整齐地排列在展柜中。“我们的模型每年会参加20多场国际展会,比如近期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都展出了我们的模型,甚至我们的模型还曾作为礼物送给外宾。”朱永旺表示,这些展会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展示平台,也让更多国际客户认识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这一个模型比较特殊,2018年中俄元首同乘高铁的时候,它就出现在会晤桌上”朱永旺指着展柜中的CR400BF动车模型说道。这款1:87比例的模型,其底座铭刻着“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中英文字样,成为企业技术实力的缩影。“民营企业的模型能登上那么重大场合,我们作为民营企业深感荣幸。”朱永旺感慨道。
品质之外,服务是另一张王牌。大道模型为国内多家轨道车辆厂和铁道运营公司提供定制化服务。无论是展览用的大比例模型,还是作为礼品的小比例模型,大道模型都能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我们的产品都会提供3至5年的免费维护,只要出了问题,我们都修。许多客户信任我们,甚至直接就将模型长期寄存在这里,需要参展时直接由我们安排模型‘出差’”。朱永旺透露,这一服务模式为企业赢得不少企业的长期合作,“去年我们为国内外展会输送了400多件大比例模型,小比例礼品模型超3万件。年销售额突破1300万元。”
随着中国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道模型的订单量逐年增长。朱永旺表示,公司计划再购入一台先进的3D打印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拓展国际市场。“我们的目标是继续深耕轨道交通模型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让‘中国制造’的模型走向世界。”朱永旺信心满满地说。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