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泰安市委党史研究院多措并举助力年鉴编辑队伍专业化建设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3-31

近年来,泰安市委党史研究院以《泰安年鉴(2023)》成功入选第八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为契机,持续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年鉴编辑队伍,为全市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开展专题培训,夯实业务基础。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通过举办党史史志业务大讲堂、组稿培训会等形式,邀请年鉴专家现场授课,帮助编辑人员掌握年鉴编纂的基本规范和技巧,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择优选派年轻编辑参加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全省年鉴业务培训班、全省年鉴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拓宽视野、提升能力,让编辑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创新帮带机制,加速人才成长。为深化年鉴人才梯队建设,破解年轻编辑成长周期长、经验不足等痛点,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根据工作实际,划分三个编辑小组,为每位新编辑配备一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作为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系统传授编辑规范、流程标准和专业技巧,及时解答工作难题,分享审稿经验与沟通技巧,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全院年鉴编辑队伍常年保持在6-8人。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将业务交流作为编辑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多层次、常态化的学习交流平台,深化新老编辑互动,促进经验共享与能力提升。按照中志办和省院要求,每年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对标中国精品年鉴,深入查摆问题、分析差距不足、研讨优化措施,积极撰写理论性文章,有4篇论文在全国、全省“精品年鉴品读”主题征文中获奖,市院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坚持每月定期组织编辑座谈会和业务交流会,围绕条目设置、资料征集、文稿编写、审校优化等环节,分享经验心得、剖析典型案例、探讨疑难问题。建立线上业务交流平台,实时分享最新政策文件、行业动态和优秀案例,定期整理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增强交流实效。

严控质量标准,锤炼专业素养。始终将质量控制作为编辑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高标准开展年鉴组稿、编纂、审稿等工作,在实践中锤炼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明确责任编辑初审、科室负责人复审、主编终审的职责分工,实现全流程责任到人、层层把关。充分发挥院业务指导和编审委员会作用,打破科室界限,实行交叉互审互校和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多维度审核促进编辑人员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推动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年鉴编纂质量的持续提升。

(泰安党史方志)

责任编辑:赵晴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