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民营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威海市科技局重点部署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工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实施科技企业强质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分6批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80家,全省第5,每万家企业法人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全省第1;分2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58家,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724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全省第2;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或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任务,牵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省重点实验室重组,推动平台建制化科研与企业市场化创新深度融合,全市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0多个。统筹资源加快解决产业“卡脖子”难题,2024年获批省级科技项目100多项,争取资金超3亿元。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为2625家企业争取省级企业研究开发补助1.54亿元,为218家企业发放市级企业研究开发补助2050万元。
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吸引集聚“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近三年,累计培育国家级人才27名、省级108名,为8家创业人才企业争取省级股权投资4960万元。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首批选派科技副总23人、协同创新工程师83人。
强化科技金融创新支撑力。2024年累计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809笔,贷款总金额31.6亿元,同比增长23.87%,惠及企业627家,居全省第3。近三年推荐91家企业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支持881.6万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0%,为6家企业争取省科技股权项目支持816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下一步,威海市科技局将围绕民营企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创新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科研设施,建立健全研发投入激励机制,提升民营企业科技金融支持水平,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