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文化+”赋能,泗水乡村振兴有了“金钥匙”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09:1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丁安顺

泗水县,位于济宁市东部山区,被誉为济宁市的“东大门”。近年来,泗水县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泗水模式”,让泗水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甜头。最近,泗水县更是荣获了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的殊荣。

现代技术赋能

非遗技艺崭新颜

泗水之滨,洙泗渊源,柘沟古窑的柴烟已缭绕了四千春秋。泗水县柘沟镇,因丰富的陶土资源而著称,制陶工艺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陶乡”。上世纪80年代初期,柘沟匠人制作的“柘沟大缸”走俏长江南北。进入新时代,柘沟陶制品历经了多次兴衰。

当古老技艺碰撞上现代技术,柘淘从粗糙到精细、从低温到高温发生着变化。当原矿陶土经过1200℃的高温淬炼,冰裂纹如星河乍裂,澄泥砚台墨韵宛如水墨氤氲。山东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工程师尤跃感叹道,“这不仅是非遗重生,更是文明基因的现代表达。”

“我们一直以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为使命,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儒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从最初生产柘淘大缸到砚台、花瓶,再到现如今精美、现代化的茶具、酒具,更能体现出现代技术给这项古老技艺的完美蜕变。”尤跃说,不仅是工艺的提升,也更为村民带来了30多个就业岗位。

在制陶车间内,2004年出生的姜亦博正在拉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来到这里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姜亦博说。他非常热爱这项技艺,也想通过自己的专业、审美能力,制作出来让大家喜欢的柘陶制品。山东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每年都会邀请外地大师来厂指导教学,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已培养自己的制陶匠人。尤跃说,“对于姜亦博这种年轻的制陶匠人,技艺不够成熟,将会为他联系景德镇的大师,派他去学习。除此,会吸纳更过的年轻人,来把我们的工艺传承发展下去。”

生态经济赋能

贫困山村富起来

龙湾湖畔,古朴的石头房子里的落地窗前,一位身着白色盘扣上衣的制陶艺人专心地拉制茶壶底座,仿佛所有的满足沉浸在了手中的泥土里,十多个身着阅湖尚儒研学马甲的孩子,好像是无意间闯入了他的圣地,他一边拉坯一边向孩子介绍制作工艺。

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泗水千年技艺柘淘,还能体验到扎染、蜡染课程,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虎咬瓜”就是将地瓜系列产品包装成国潮零食,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泗水的地瓜有文化味,这里的山水能激发创作灵感。”龙湾湖基地运营经理刘雪梅说。

今年以来,基地更是将泗水地瓜发挥到极致。通过招募了最会做粉皮的村民,在景区展示制作红薯粉皮的全过程,制作好后还能加料直接吃,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从大年初一我们就在这里制作粉皮了,每天大约能做四十斤。鲜吃粉皮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周末可以卖出上百份。”东仲都村村民孙后娥说,“最近这些年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路也宽了,环境美了,挣钱也方便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如今,龙湾湖示范片区不仅建起了民宿,还孵化了几十个项目,带动周边群众400余人就业。

传统产业赋能

甘薯长出“附加值”

在泗水,最寻常的地瓜正在书写最不凡的故事。全国每10斤粉条就有3斤产自这里,“泗水地瓜”品牌价值达62.53亿元。但泗水人并不满足于农业单科成绩,他们要让地瓜“长出”文化附加值。

在杨柳镇,依托全国甘薯龙头企业利丰集团,以地瓜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建设甘薯种植及农耕文化研学体验基地、甘薯博物馆、主题酒店、乡村振兴学院、蔓游· 杨柳柔时光等片区,打造集生态观光、研学体验、地瓜文化、工业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区。

“从田间到舌尖,从工厂到云端,我们依托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打造三次产业融合体。”泗水杨柳镇副镇长侯文俊介绍,在这里,不仅有甘薯前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中端布局20条精深加工线,后端延伸出地瓜宴美食、薯恬音乐节等业态。

未来,“薯乐恬园”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引周边地区15万余人观光旅游、研学培训,串联带动农耕体验、特色民宿、甘薯文创等项目,可增加村民人均收入2000元,真正让美丽乡村变成了美丽经济。

“让艺术唤醒乡土,让产业留住乡愁。” 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等闲谷艺术小镇那质朴的石头墙上,道出了泗水乡村振兴的真谛与灵魂。如今,漫步泗水乡野之间,艺术粮仓里的创意市集与千年儒学的琅琅诵读声相映成趣,甘薯田上空的无人植保机与非遗工坊中的老手艺悄然对话。泗水,这座文化活泉滋润的沃土,正在书写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生动答卷。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