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一半温柔,一半坚韧——小白站经理180天成长故事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09:56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加油站经理杨蒙蒙。

2024年11月,我成为了济南政法学院加油站副经理,今年3月调到还乡店加油站任站经理。今天恰好是我担任站经理的第180天,下面的三个身份就记录了我这180天的跌跌撞撞。

第一个身份:学做“网络达人”

济南政法学院周边已经拆迁三年,在新建的商圈,因为油站位置隐蔽、周边竞争对手又多又强,直接导致我们陷入“老客户不来,新客户不知道怎么来”的窘境。

如何破局呢?我的答案是从视频平台线上引流。

国内各大视频平台日活用户高达数亿,高峰时段可达5亿人,这就意味着在晚间8-9点有近40%的客户可能会在视频平台看到我们,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如何获得流量是我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首先是找到热点。我通过研究发现,车主关注焦点是“加油省钱”、“车辆实用知识”。我紧跟热点,精准选题,就像这个“为什么要熄火加油?”的短视频,浏览量轻松过万!其次高频互动。我主动引导用户点赞分享,每一条评论、私信,我都认真回复,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再次精良制作。我打磨冲突文案,控制时长,力求直击人心,浏览量一路飙升至18.6万人。

在心生欢喜的同时,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流量”转化成“成交量”呢?

要想成交,归根结底是要价格到位,要“优惠幅度+投流成本<油品毛利空间”,最终确定加油券线上团购政策为最优解。于是我带领站内员工组建“直播突击队”,连续30余场人歇不断播、服务不打折,短短11天我站实现订单5800余笔,汽油销量提升23%。我很兴奋,也更加贪心,得把私域流量沉淀下来转化成会员!于是我申请核销自动触发兑换券,刺激二次消费,活动结束15天内要电话回访提醒,最终3400余名引流客户转化成线下会员。

关关难过关关过,无限循环的难题,更像是一座桥,通向远方,指引我翻越一道叫“不服输”的山岗。

第二个身份:担任“采购能手”

大家是否也听过这些吐槽:“充值送的纸堆成了山,洗衣液半年都用不完!”“你们的卫生纸比旁边的超市贵了10多块钱”。

面对传统商品在价格与需求的双重落差,“寻找质优价廉的促销商品”成为破题关键。

于是我全网搜索合适商品。大量的搜索堆积,平台最终帮我选定了一系列“平替”商品。

这款保温杯大家猜多少钱?在电商平台最低售价39元而我的成本仅27.5元。

哪里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呢?对,就是义乌。

义乌国际商贸城聚集着数以万计的店铺,覆盖全品类供应链。我们去选品那些天看了500余款商品,谈了七八十位老板,最终在商贸城三区和五区的品牌商铺我们锁定了目标。于是我自费采购了两箱保温杯带回油站,让客户来“选品”,最终这款保温杯脱颖而出。在公司的支持下,我站开展了充值有礼活动新品的试销,短短一个月就兑出227个保温杯,充值笔数提升38%。

客户的高度认可给了我们信心,沿着义乌路线,公司又先后引进了车用收纳箱、户外折叠车等商品,形成了“车载场景+生活刚需”的选品矩阵。新活动推广短短三个月,济南公司共售出新品1.3万个,降低营销支出约8万元。

我们跳出销售框架找到需求本质,把营销变成“未言先懂”的默契,让产品力化作“您恰好需要,我恰好专业”的双向奔赴,这是我们敢于破题的最大底气。

第三个身份:化身“养车顾问”

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进站加油车辆和频次越来越少,油站空白期越来越长,员工们也忍不住担忧:“未来,加油员还能做些什么?”

作为站经理,“如何让员工有活干,有饭吃?”这个大考题也是让人喘不过气。既然车辆总量有增无减,这些车总归是要养护的,所以为什么不开发汽车后服务市场呢?我的想法恰与公司部署加油站服务转型战略不谋而合,依托油站场景“便利+零场租+零新增人工成本”优势,孵化“便利养车”新业态。

我积极争取成为养车顾问首批学员,通过系统学习《养车业务操作规程》,最终获得养车顾问资格认证。

我在站内搭建了简易操作区,购置了高压水枪、吸尘器、雾化机等简易设备。大家知道车辆精洗需要多少步么?30步!车辆精洗又要关注哪些细节呢?举个例子,擦干车身必须用“按压吸附”的方式,可以降低毛巾摩擦产生的太阳纹。如今,我的简易操作间也升级成了便利养车试验店,我的员工们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养车顾问。汽车知识咨询、雾化杀菌、更换雨刷片等一站式服务,都是我们对客户的有效回应。

对比济南城区50元每次的车辆精洗,我们依托成本优势定价19.9元,高性价比吸引了众多客户,我站便利养车试验店开业30天精洗286次、雾化杀菌76次,新增客户500余人,更让我惊喜的是有160人转化为会员,带动汽油增量2.8吨、增加非油毛利8000元。

服务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用专业与热情,在变革浪潮中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价值坐标。

180天很短,短到只是我30岁人生的六十分之一;180天也很长,长得足够我体验了三种不同的人生。

大家知道吗?在180天之前我已经在机关度过了近八年的时光,编方案、做统计、写分析是我曾经的工作常态,这里有过很多困难,也有过很多委屈,我也获得过集团先进很多荣誉,但这些都没有告诉我要如何做一名站经理。

“内向奉献者”标签定义了我不善言辞、习惯按部就班的职场状态。但180天的站经理角色,打破了我工作近8年的所有惯性。这其中的不安、焦虑、迷茫、起伏……我不想说,我想和大家说的是:

180天前,当柔软的我需要独挡一面的时候,我必须对自己说“我能行”,这是一份独属于杨蒙蒙的坚韧。

180天后,我蜕变成了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我,一个能哭会笑、能拼会抗的我,纵使我柔软但更坚韧,纵使我青涩但拼尽全力。先去做到,再去做好。

回望来时的路,脚印深深浅浅、身影踉踉跄跄,但来的每一步都算数。未来还有无数个180天,我将带着温柔与坚韧的底色,望远山而前行,步履不停!加油!(杨蒙蒙)

责任编辑:刘相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