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田园归心处,职工温情聚|垦利区总工会巧筑“共享职工之家”

东营县区 昨天17:14

周末清晨,垦利区职工李玲带着女儿来到“城里城外”文化生态农场。女儿在“萌宠喂养”区兴奋地与小动物互动,她则加入了热闹的“抬水接力”亲子竞技。欢声笑语在田野间荡漾,久违的轻松感油然而生。这一幕,正是垦利区总工会精心打造的“城里城外·田园体验式共享职工之家”日常剪影。

随着职工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以室内为主的职工之家逐渐显露出空间局限、功能同质、情感联结弱等痛点,难以纾解现代职场累积的身心重压与情感孤岛困境。垦利区总工会敏锐洞察职工对回归自然、亲子实践的内在渴望,今年突破“场馆思维”,以“田园即家园”为核心理念,将职工之家延伸至城郊绿野,联合“城里城外文化生态农场”,创新打造占地100亩的田园体验式共享空间,以自然生态、户外体验、劳动实践、亲子互动和休闲娱乐的多元融合,为职工开辟一方减压赋能、重建联结的“心归之处”。

重构场景,从“封闭空间”到“生态家园”的质变跃升

垦利工会打破传统场馆的物理与心理藩篱,依托农场200余亩富硒土地、微型长城景观及丰富功能区,精心构建沉浸式生态场景。职工可在微型长城景观区登高望远,于野炊露营基地围炉夜话,在共享菜园挥洒汗水,或于匠人工坊体验四季农耕智慧。这里不再是分割的功能房,而是室内外有机联动、人与自然深度对话的活力场域。农场内徽派大院、清风小筑等特色院落,更为手工制作、团体食宿等活动提供了充满文化韵味的独特空间。

多元共融,个性需求在田园矩阵中绽放

针对不同年龄、兴趣与家庭结构,工会以“户外探索+美食休闲+亲子研学”三维矩阵精准回应职工期待。

在职工之家,职工可认领地块参与全周期农事,在“趣味运粮”“插秧竞赛”等活动中释放压力,也可在稻田课堂、康养讲座中滋养身心。当炊烟袅袅升起,职工之家的另一重魅力开始展现。依托农场自产的绿色食材,“春日野餐会”在草坪上铺开,“篝火晚会”照亮了夜空,“啤酒节”洋溢着欢乐。食物的香气与分享的喜悦交织,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

对于带着孩子前来的职工家庭,这里更是亲子共融的乐园。低龄的孩子们在“萌宠喂养”区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或在“七彩染纸”等趣味手工中激发创造力。稍大的青少年则可参与到“颗粒归仓”等劳动技能竞赛中,在协作与实践中锤炼意志。农场精心开发的“五色文化”研学课程,让职工在陪伴子女探索自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了“职工陪伴、子女实践、家庭共融”的温馨目标。

多方聚力,共筑可持续服务生态圈

为了让这座田园职工之家持续焕发活力,垦利区总工会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工会作为主导力量,投入资源并统筹规划方向。同时,积极整合农业、教育、文旅等部门资源,巧妙地将农场活动融入黄河入海旅游线路,并联动周边七村的村史馆、粜米市场、亲子乐园、荷美尚村休闲园等特色资源,形成了多条“定制化”主题体验线路,实现了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充分共享与高效利用。在运营模式上,引入了专业团队进行日常维护和项目开发,有效破解了传统场馆“只建不管”的难题,确保了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和项目的长远发展。

如今,这座看得见星空、闻得到稻香的田园之家,已成为区内职工争相打卡的“精神地标”。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垦利区总工会在服务职工理念与实践上的深刻跃迁。垦利区总工会以大地为纸,以创新为笔,在黄河畔绘就了一幅破解“情感孤岛”、重铸归属感的温暖画卷,为新时代工会组织如何真正走进职工心里、赋能美好生活,写下了充满泥土芬芳与生命活力的“垦利答卷”。这片田园所滋养的,正是千万职工心中那份可望亦可即的“归处”。(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责任编辑:王明华

曹萌

说负责人的话!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