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近年来,云鼎科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少人则安、高效可靠、实用实效”理念融入矿山智能化建设,持续为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云鼎方案”。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煤炭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2022年,山东能源集团、云鼎科技与华为公司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建成人工智能训练中心,构建具备视觉、预测、NLP和多模态四大能力的盘古工业大模型。基于山东能源集团积累的百万张图片样本数据,自主完成业界首个行业大模型的训练迭代,模型准确率提升9%,召回率提升15%,实现云边协同、边用边学、越用越好的运行效果。目前累计研发覆盖矿山、化工、油气、电力等不同行业的126个典型应用场景,沉淀形成相关专利52项、软著38项、论文15篇。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认证,“矿山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及应用”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大模型视觉能力,山东能源集团对采掘工作面生产、胶带运输等关键流程实施智能监控,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采掘作业连续性和安全生产效率。通过实时监测人员不安全行为、设备运行缺陷、环境风险状态及施工质量指标,实现智能管控,推动矿山安全管理由人盯人被动防范向人工智能主动治理转变。同时,持续优化日常巡检和生产组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作业人员,实现现场作业无人化、少人化。例如,在兴隆庄煤矿主煤流运输系统中部署堆煤监测、异物监测、煤仓运行异常状态监控等10多个场景,对机头、机尾及给煤机等关键区域进行智能化实时监控,每班可减少现场岗位人员及巡检人员18人以上,实现从“人盯”到“技防”的跨越。
通过大模型预测能力,在煤炭洗选的分选、浮选、浓缩加药等工艺环节对生产工艺参数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将“老师傅的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实时预测最优的工艺参数,通过自动下发和联动控制,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生产质量,提高了产品产量和生产效率。例如,通过建立重介密控模型,实现重介分选工艺在密度控制方面的智能化预测,完全参控生产,相较于人工经验控制的精煤产率提升0.2%以上。该场景仅在济宁二号井一个煤矿的应用,就实现精煤增产8000吨,增收约400万元。在榆林能化试点建设的“甲醇精馏装置工艺智能优化”场景中,通过大模型预测能力精准优化精馏过程,减少蒸汽消耗,使精甲醇产品更具成本优势。预计吨甲醇耗蒸汽量降低2%,每年节约蒸汽成本约200万元。
借助先进的NLP大语言模型技术与自研智能体平台,融合DeepSeek等行业顶尖大模型,并对接山东能源集团综合管控平台和数据湖平台,打造了智能安全生产、智慧运营办公和生产经营决策助手等核心业务应用,实现业务知识问答、数据问询、业务文书生成和智能客服等功能,服务于矿山行业,降低了知识获取难度,替代低价值重复劳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企业整体办公效率提升20%以上,进一步推动了业务高效发展。
在项目实践中,云鼎科技建成了一支覆盖方案设计、产品研发、测试交付、运营运维各环节的整建制人工智能团队,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在国家管网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73家单位实现百余类视觉、预测场景落地应用,提效、增安成效显著。在应用建设中,坚持试点单位建场景、内部企业验效果、标准复制促规模的“三步走”战略。借助山东能源集团内部资源优势,以兴隆庄煤矿为应用场景开发试点,并在转龙湾煤矿、新巨龙煤矿等进行验证,场景成熟后在国内能源企业进行标准化复制推广,落地建成了500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在云鼎科技实践中,“人工智能+”行动逐步走深向实,助力传统行业“三大转变”:一是由“被动监管”向“本质安全”转变。通过对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智能管控、提醒、消缺,提升安全自管自治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二是由“传统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转变。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技术对生产数据建模,并进行参数预测和控制,从而提供最优生产参数,有效平衡了生产质量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三是由“分散重复”向“集约高效”转变。山能人工智能团队采用更为高效、集约、标准化的“工厂式”开发路径,以矿山行业预训练的大模型为基础,针对性地微调即可快速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新场景开发周期由1-2月缩短为1-2周,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未来,云鼎科技将立足矿业、以煤为基,坚定纵向突破、横向拓展“人工智能+”落地实施路径。纵向深耕矿山领域,按照“点、线、面”的方向进行持续融合演进,在前期大量单一功能模型开发的基础上,集成散在功能点,解决业务线和区域的智能管理问题,进一步提升矿山领域智能化水平;横向辐射化工、电力新能源、油气、制造等产业板块,持续开发高价值场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生产的核心环节,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产业的深化应用,为能源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注入新动力,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矿山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