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高温热浪席卷而来,空调成为人们抵御酷暑的重要利器。然而,如何科学使用空调,既能享受清凉又能保障健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40%-60%,风速0.15米/秒。考虑到体感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2℃,且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10℃,专家建议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以26-28℃为宜,最低不低于22℃,夜间不低于24℃,26℃为最佳温度。这一温度设置既能带来舒适体验,又能减少因温差过大引发的感冒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处于低温空调环境中,易引发“空调病”,出现头痛、头晕、食欲缺乏、上呼吸道感染和关节酸痛等症状。女性、儿童、老年人及长期在空调房内的办公人员和司机属于高发人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远离空调环境可缓解,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此外,夏季闷热潮湿的环境利于军团菌滋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若消毒不到位,其冷却水、冷凝水中可能滋生的军团菌会通过送风进入室内,被人体吸入后引发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和肾衰竭。6-10月为军团菌病高发期,需格外警惕。
为科学使用空调、预防疾病,专家给出以下建议:家用空调夏季使用前需清洗过滤网、散热片和出风口,使用期间定期清洁;启用前通风20-30分钟,开启时先调至最大风量运行5-10分钟再关门窗;风口避免直吹身体,可配合空气循环扇使冷气均匀分布;长期使用时,带新风系统的集中空调可开启新风,分体式空调每运行2-3小时需开窗通风20-30分钟;同时注意补充水分,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科学用空调,方能安然度夏。让我们在清凉舒适的环境中,守护好自身健康。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燕、杨兴光供稿,贺照阳 通讯员 刘祥征 整理报道)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