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技高一筹丨滨州:聚力打造“双型”城市技能人才新高地

技能山东 07-09 1300

实习生 崔宇彬

滨州市以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十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工程”,系统构建技能人才“选育用留”全链条生态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技能人才强市之路。

构建梯次培育体系

深入实施十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行动,坚持每年选育渤海工匠、十佳滨州首席技师、渤海英才·企业杰出(优秀)高技能人才、滨州市技术能手,积极推荐市级优秀高技能人才参评省级以上技能人才称号。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评选渤海工匠38名、十佳滨州首席技师40名、渤海英才·企业杰出(优秀)高技能人才79名、滨州市技术能手381名,推荐入选齐鲁首席技师22名、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8名。深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市480家企业备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帮助9.5万名技能人才实现等级晋升。

打造平台集群矩阵

对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单位的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建设补助,给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个人20万元奖励,分别给予滨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滨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00万元、20万元建设补助。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8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近40家,构建起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技能人才平台体系,形成覆盖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深化技工教育改革

扎实推进技工院校办学能力建设,鲁北技师学院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深入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连续7年组织举办全市技工院校教师能力大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服务2个专业(群)获评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专业,12个专业纳入全国工学一体化改革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技工院校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联合魏桥创业集团、京博控股等龙头企业组建滨州市铝业产教联合体、高端化工产教科联合体等,创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竞赛激励机制

构建“渤海职业技能竞赛+行业技能竞赛”双轨竞赛体系,积极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要求,设置最高50万元竞赛奖励,对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金、银、铜牌和优胜奖的选手给予10万—50万元奖励,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的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奖励。全市已连续举办五届渤海职业技能大赛,同时每年支持举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0场以上,各类大赛累计参赛人数达1.2万名,带动企业岗位练兵8万人次。滨州市选手在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3金1银10铜的优异成绩,并成功实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牌突破。竞赛成果转化机制成效显著,26项创新技法在生产企业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对全职引进的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领办人,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新引进的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毕业生连续3年发放生活补助;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公寓申请范围,预备技师班毕业生与本科大学生享受同等生活补助待遇;为新晋技师、高级技师按照4000、50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补助,累计发放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田园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