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惠民刑警亮相!全省公安机关“阳光下的守护”集中采访活动举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49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公安建设新成效支撑更高水平法治山东建设,7月9日上午,山东省公安厅举行山东公安机关深化“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集中采访活动。惠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代表介绍工作情况。

惠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洪山在活动中发言

汇报原文如下:

我是滨州市惠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洪山。非常荣幸今天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在执法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我们大队共有民辅警71人,平均年龄28岁,是一支年轻富有战斗力的“青年军”。“嫉恶如仇,剑出锋芒”是刻在骨子里的刑警本色!我们几代惠民刑侦人用热血和汗水,拼出了实打实的战果:连续18年命案全破!连续9年八类暴力犯罪全破!连续6年电诈打击成效稳居全市前列!正是这沉甸甸的战果,让我们将“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的金字招牌,牢牢地嵌入了惠民这方土地!

我们坚持做好“规范执法、作风传承、人才培养”三件事,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2002年,惠民及周边县区发生系列恶性刑事案件,一时间人心惶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案件侦破陷入僵局。22年来,办案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们始终坚持对痕迹物证精心、规范保管,并不断利用最新的刑事科学技术比对、检验,从未放弃。2024年春节,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突破——大队技术民警经过多轮攻坚,从尘封的物证中提取到确认嫌疑人身份的关键线索!我们精心保存的物证终于“开口说话”!2024年8月,两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这起沉寂22年的恶性积案终于告破!

只要证据在,罪恶终将无所遁形!这,正是我们惠民刑侦的“百年物证”理念!如今,这四个大字高悬于物证保管中心。在这里,严格按照公安部物证保管规范,存放着92年至今的6000余件衣物、工具、毛发等痕迹物证,它们沉默着,却时刻准备着刺破时间的迷雾,揭露隐藏的罪恶。近年来,我们依托新的刑事技术手段,加速对陈年旧案物证的梳理、检验,越来越多的积案得以侦破,包括20年前命案积案4起、系列强奸、入户盗窃案件多起。我们坚信,对物证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正义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传承下来的,不仅有物证,还有精神。我们学习前辈的业务本领,更传承那份根植于心的为民情怀。在道路交通事故尸检工作中,按规定必须系统解剖,然而许多家属秉持“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往往只接受尸表检验。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尸检工作,大队创新思路,与中国刑警学院合作,探索将(CT)扫描等虚拟解剖技术应用于尸体检验。这项技术既充分尊重了家属意愿,保全了遗体完整,又精准明确了死因,让规范执法与人文关怀实现了统一。该技术已在300余起案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并荣获2021年度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我们探索“科技强侦”之路,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电子物证实验室、DNA实验室和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被省厅确定为“智慧勘查”新机制试点单位,被滨州市确立为“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

如何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刑侦铁军、法治尖兵?我们的答案是青年民警的培养机制。自2012年,我们坚持13年雷打不动开展600余次“周一夜学”集中培训,人人登台分享授课,内容覆盖侦查、技术、审讯等全业务链,课后辅以严格的考试、测验与实操演练。大队不仅是培训基地,更是练兵场!正是在这样的“熔炉”里,我们的青年民警得以淬火成钢,迅速成长。人才盛、事业兴。如今,大队有特定领域的行业专家、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更储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涌现出2名全国能手;6名全省专家;3名部、省典型。县局党委明确:新入职民警必须先到刑侦大队跟班学习至少一年。通过培训,我们已累计向全局输送执法办案骨干90余名。

阳光下的守护,守护的是公平正义,守护的是人间烟火。惠民公安愿做鲁北大地的忠诚卫士,在推进平安山东建设的壮阔征程中,贡献我们的全部热血与力量!

责任编辑:董丽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