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晨 路董萌 胡玲玲
傍晚6点,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山东省中医院西院区前人头攒动。80多顶红色帐篷下,来自不同科室、擅长不同病症的中医正“紧锣密鼓”地给络绎不绝的“患者”把脉问诊。
是的,问诊不再拘泥于严肃的诊室,而是变成了夜市逛摊,“中医夜市”正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打卡地。
7月4日到6日,山东省中医院连续三天举办中医夜市,吸引了10万余人前来逛摊。放眼望去,看中医不再是长辈的“专利”,更成为年轻人的“养生新潮流”。从教师到护士,从学生到职场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带着对健康的期待,在烟火气里与中医药文化撞个满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跨城而来的“中医粉”
“知道下午6点开始,特意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就怕排不上号。”7月4日傍晚,王女士和3位同事的身影出现在内分泌科摊位前。她们分别领取到了3号到6号。
王女士是烟台一所学校的老师,趁来济南出差的间隙,约上同事一起来逛这场中医夜市。
“之前烟台也办过这种中医夜市,但人太多没排上,听说济南名医多,这次说什么也得体验下。”王女士对中医的认可,源于两年前的一次亲身体验。“当时过敏性鼻炎犯得厉害,试了下中医调理,喝了一个月中药,不仅鼻炎好多了,连常年反复的皮肤问题也改善了。”她笑着比喻,“中医就像给身体打地基,慢慢把底子筑牢,这种感觉很踏实。”
这次来逛中医夜市,她最关心的是女性经期问题。“每次来月经都头疼,周期也短,总担心是不是有问题。”经内分泌科的医生把脉后,王女士拿到了一张药方,医生说“年轻姑娘压力大,有点气血不畅很常见,不算毛病。”这句话同时也让王女士松了口气,“比自己瞎查百度安心多了,打算回去按方子调理。”
同事几人都问诊结束后,她们打算继续逛逛旁边的养生茶饮摊。
职场青年的“全科体检”
“肩颈弹响、腰疼、早上起来心慌……我简直是带着‘全套餐’来的。”24 岁的医疗销售胡旭辉刚从康复科的摊位前离开,脖子上还贴着医生给的膏药。7月4日,他在下午5点半下班后就直奔夜市,“朋友圈刷到中医夜市的消息,想着顺路来看看,没想到这么热闹。”
或许是过度健身的缘故,胡旭辉最近肩颈总出现弹响,他其实是奔着这次中医夜市上的运动损伤科来的。经中医的推拿,胡旭辉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原本的计划是看完运动损伤科就离开,但没想到夜市这么热闹,还有这么多分类,于是他临时改变主意,先后又去看了康复科和中医美容科。在经过身心健康科摊位前时,胡旭辉停下了脚步。
这个年轻小伙的“心慌”里藏着一段职场故事。半年前他被公司裁员,大概是拿到了一笔赔偿金的缘故,胡旭辉虽在家待业了几个月,也没觉得异常。
半个月前,他找到了新工作。自从重新开始上班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心慌得厉害。“前几天最严重,吃早饭都恶心,像小时候没写完作业怕开学的那种感觉。”最近这几天这些症状有所缓解,但还是觉得心慌。
尽管身心健康科的门诊摊位前已经排了十几个人,他还是毅然排在了队尾。
胡旭辉说,现在年轻人爱熬夜,压力大似乎成了常态。虽然自己也知道应该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但往往很难做到。在中医夜市里,几乎每个看诊的医生都会叮嘱两句“别总熬夜”,“这句话从医生口中说出来,年轻人会更受用。”
医学生的中医初体验
“昨天来晚了一个门诊也没排上,今天下午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终于看上了中医经典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大四学生吴晨旭举着刚取到的号后,拉着同学高雯嘉向疼痛科摊位跑去。
这对学口腔医学的女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中医。
7月4日晚,刚洗完澡的吴晨旭从抖音上刷到了中医夜市的消息,觉得新鲜,离得也不远,于是拉上一位同学前来。可惜因为来得晚,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排满了人。
想到同学高雯嘉最近身体欠佳,于是5日下午,俩人一起早早前来。
因为不知道具体该挂什么科,俩人便选择了全科的中医经典科。顺利取到号后,她们被告知可以先去其他摊位逛逛,待会儿再来看看叫号情况,免得浪费时间。于是趁着人还不算很多,俩人又去看了疼痛科、中医美容科等。再回到中医经典科摊位前时,长长的队伍让俩人有点震惊。
“只发50个号,排队的很多人都是没取到号的。”吴晨旭询问后得知,医生会先按照号码顺序问诊,如果看完后还有时间,再按照排队顺序来。
有号的俩人被安排在了队伍前半部分。看着熙攘的人群,高雯嘉感慨,没想到中医能这么火爆,更没想到前来光中医夜市的年轻人能这么多。
此前高雯嘉就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年轻人看中医的经历,总的来说,“恶习”在中医面前无所遁逃。
吴晨旭的表姐也是学中医的,前段时间她手汗较多,微信问了一下表姐。而夜市这天一位中医面对面给她把了脉,她觉得,“线上看着比线上问诊更靠谱。”
一直逛到快晚上9点,俩人才离开。还没等回到学校,二人已经在微信上告知了好多同学和朋友,7日晚中医夜市还会继续,她们推荐同学朋友们都来逛逛。一个小秘诀是:一定要早来。
三班倒护士的失眠“末班车”
“本来想看完失眠再去推拿科,结果人太多排不上,明天我还来!”25 岁的护士小宋捏着号单,语气里满是期待。7月5日晚上,趁着休班,她独自来到了中医夜市,“小红书刷到的消息,想着既能免费咨询还不用请假,太适合我们倒班族了。”
干护理工作两年多的小宋,三班倒的日常工作节奏让她“苦不堪言”。这一节奏不仅影响了她的社交,更让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尤其最近一个多月,她常常躺下一个多小时还睡不着,“西医可能会开安眠药,但我更想知道‘为什么睡不着’。”
虽然这么说,但小宋其实是知道原因的。除了工作上的压力,25岁的她还面临着家人催婚的压力。可现在的工作节奏让她跟朋友见个面都难约,“各种压力,很疲惫。”
小宋透露,目前她正在颠倒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中寻找新出路。但失眠等身体问题也不能忽视。
由于不知道中医夜市会如此火爆,晚上7点多才到场的她,发现几乎所有摊位前都排着长队,尤其她想看的几个科室,如失眠科、妇科等。在人群中挤挤逛逛了两个多小时,小宋失落地说,“一个门诊也没看上。”打算离开时已经晚上9点多,很多摊位已经收摊,小宋试探性地回到失眠门诊摊位前,发现摊位还在,还有几个人在排队。
小宋赶紧排在了队尾,成为了当天失眠门诊的最后一个患者。
“在夜市里把脉问诊,既轻松又专业,这样的服务年轻人怎能不爱?”小宋决定,明天喊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再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