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退伍不褪色!听峄城“榴花政红”老兵宣讲团如何续写荣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17 10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脱下军装,依然是最可爱的人,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永不褪色。7月16日,峄城区举行“榴花政红·建功有我”退役军人思政宣讲团成员记者见面会,峄城区“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团成员程作华同志、张可方同志、贺彬同志、于芳亮同志受邀到现场与大家进行见面交流。

据了解,近年来,峄城区退役军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的总要求,以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搭建“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平台,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发扬“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各领域发光发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代表。见面会现场,四位受邀同志,就各自在思想政治宣讲团中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别介绍。

程作华,1968年4月入伍,1987年11月团职干部转业,是一名有20年军龄、56年党龄的退役军人。他的家庭是“三代军人”之家,父亲在淮海战役中为国捐躯,女儿、女婿、小儿子也是退役军人。2006年在峄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岗位退休,现任峄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员,并被评为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家庭”。作为“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员,程作华表示,在脱下军装后、特别是退休后,开展思想政治宣讲工作,成为自己延续“青春”的一种方式,为解决很多退役战友面临没有组织归属、没有思想引领、没有方向指引的困境,他与坛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系,在鹭鸣山庄社区成立“程作华老兵工作室”,为社区老兵和老战友开展政策宣讲、舒心解结、纾难解困活动,自2022年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接待老兵500余人次,化解老兵心结、矛盾100余人次。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的“石榴树下的思政课堂”系列宣讲活动中,先后面向入伍新兵、新退伍老兵、我的老战友、退役军人党员、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开展宣讲活动5场次,新兵和老兵都深受鼓舞,活动信息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和省厅官网刊发。

张可方,1981年10月入伍,1987年1月退伍。在部队期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怀抱山河寸土不退、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决心,克服缺水、湿热环境,圆满完成战斗任务,荣立二等功一次,并被授予“火线模范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转业安置到区市场监管局后,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记三等功一次。2022年5月在峄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担任退役军人思政宣讲员,努力架好连接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退伍军人的桥梁,当好政策宣传员、业务服务员和思想疏导员,服务好战友们。同样是脱下军装回到家乡直至退休,张可方在服务退役军人的工作中,首要的就是精准把握退役军人各项政策,第一时间深入学习、领会政策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确保自己成为政策的“活字典”。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服役经历的退伍军人,采用差异化的解读方式。同时,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各项政策、业务的办理条件、流程、所需材料和办理时限,让退伍军人提前知晓,少跑冤枉路。对于行动不便、异地居住等有特殊情况的老战友,他还会在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指导下代为办理,如提交材料、跑流程等工作,让政策在落地过程中更加有温度有感知。

贺彬,1990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服役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勇救他人,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2008年11月至今任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党支部书记。他充分发挥退役军人“领雁”模范作用,凝聚群众力量,以思政工作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领贾泉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远近皆知的生态村、旅游村、模范村。贾泉村也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森林村居等称号,贺彬个人也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省担当作为好书记等荣誉称号,并记三等功,并聘为峄城区退役军人“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团成员。作为一名“兵支书”,贺彬积极发展 “兵委员”“兵党员”,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开设涵盖党性教育、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政策法规宣讲等内容的课程;依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镇党校讲师开展集中授课,全面培育退役军人中的 “带头人”“领头雁”,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同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退役军人”模式,大力发展石榴产业。并积极探索“一山一泉二厂三园”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发扬军人不怕苦和累的精神,带领并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林”,通过将800亩集体山林流转、发包等方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28万元。“一园”,建设集采摘、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观光园,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一泉”,依托石屋山泉资源,引进优质矿泉水项目,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一车间”,建设来料加工服装厂,年增收3万元,解决了30余人的就业问题。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65万元,贾泉村从一个贫困村到远近皆知的生态村、旅游村、模范村。

于芳亮,1990年3月入伍,1992年12月退伍,1996年开始自主创业,2006年成立枣庄大运河酒水有限公司,公司多次被评为“枣庄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他也先后获得“枣庄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峄城义工协会“爱心贡献奖”“峄城区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被聘为“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员。于芳亮说,回顾这些年来的创业历程,“我是一个兵”的信念始终支持着我,部队“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他,他把这份信念和精神分享给战友们,激励他们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用担当建设家乡,用实干树军人形象,用爱心回报父老关怀。鼓励老战友们在当今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不掉队、不气馁,希望能给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战友们带来一点启示,作为一名“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员的目的就达到了。作为一名峄城区退役军人“榴花政红”思政宣讲员,他把企业文化和退役军人的担当结合起来,把家乡建设和军创企业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传播多元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等独特优势,自2024年5月起开展“冠世榴园·我为你代言”抖音短视频有奖征集活动,结合抖音短视频平台,围绕峄城的人文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方面宣传美丽峄城,展示魅力峄城,抖音点赞量达到了15.1万次。既展现了峄城退役军人建设家乡的责任和担当,营造尊崇关爱退役军人良好风尚,也提升退役军人荣誉感和幸福感。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4位优秀的退役军人思政宣讲团成员和大家分享了他们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心路历程,用行动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用心传递了信念与力量。他们的努力和坚守,就是对“榴花政红”精神的最好诠释,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广大退役军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强大能量。

责任编辑:林佩瑶

韩微

枣庄有多大,我们就能跑到哪,有啥料,还请您来给我们爆!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