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梁格格
交通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系着地方发展。今年以来,山东沾化区下洼镇聚焦群众出行安全痛点,创新推出“源头管控、防护升级、路面劝导”三管齐下工作法,织密织牢交通安全防护网,有效提升群众安全出行意识与防护能力,为乡村振兴铺就平安底色。
管源头:购车即上“安全锁”,隐患止于萌芽时
“以前光卖车,现在卖车的同时还得当好‘安全宣传员’。”下洼镇雅迪电动车销售点负责人王老板一边熟练地为新车张贴反光条,一边向记者介绍,“镇里要求我们,每卖出一辆车,都必须配上头盔、贴上反光条、发明白纸,给顾客讲清楚安全要求。这是对顾客负责,我们也觉得很有必要。”下洼镇将治理关口前移至销售终端,紧盯镇域内5家电动车销售点,构建起“销售即管理”的源头治理新模式。在销售一线,工作人员主动为新购及维修的电动车张贴醒目反光条,并为驾乘人员同步配备安全头盔、发放交通安全明白纸,将安全规范“硬要求”前置植入购车环节。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120余辆新购电动车的标准化管理,并开展进店专项督导5次,有力规范了销售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遏制了不规范驾驶行为的发生,为交通安全上好“第一把锁”。
管防护:头盔织密“防护网”,安全意识入民心
“以前总觉得戴头盔麻烦,现在村里发,还有专人教怎么戴才舒服、才安全,听了那些事故案例,想想都后怕,现在出门骑车戴头盔是头等大事!”在东下洼村村口的头盔发放点,刚领到新头盔并学会正确佩戴的村民张洪普深有感触地说。下洼镇持续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宣传暨头盔发放活动,计划向全镇62个村庄发放安全头盔1万余个。为提升效果,该镇在村委会、村口广场等人流集中处设立固定发放点,并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安全辅导员”。辅导员现场“手把手”指导群众规范佩戴头盔,同步开展生动易懂的交通安全知识科普,让“戴盔出行”从要求内化为习惯。目前,已累计发放安全头盔3812个,群众主动佩戴头盔的防护意识显著提升。
管路面:劝导服务“零距离”,文明出行成风尚
“大爷,您看这车速快,不戴头盔万一摔了多危险!来,我帮您把头盔系紧点。安全第一啊!”在下洼镇主干道十字路口的交通劝导服务站,身着反光背心的劝导员刘建林正耐心劝导一位未戴头盔的老人。路面是守护安全的“主战场”。下洼镇在辖区各村主要路口科学设立交通劝导服务站,每站配备2-3名像刘建林这样经过专业培训的劝导员。他们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原则,重点对电动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逆行、闯红灯等不文明及危险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纠正。同时,劝导站还提供安全头盔补发、为车辆增贴反光条、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手册、播放警示教育视频等“面对面”宣传服务。目前,已累计劝导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800余起。“看到大家安全意识提高了,违规的少了,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刘建林笑着补充道。如今,“人人守规矩、路路皆畅通”的良好出行氛围正在下洼镇逐渐形成。
从销售门店的“第一公里”源头把控,到头盔发放的“关键保障”提升防护,再到路口劝导的“最后一米”柔性执法,下洼镇以系统思维构建起覆盖交通行为全链条的治理闭环。“三管齐下”不仅筑牢了看得见的物理防护网,更在群众心中树起了牢固的安全意识防线,“平安出行”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出行习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