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最美银发”!70岁的她,跪地救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01

白衣执甲寻常处,

车厢施救危急时。

仁心瞬现诠大爱,

银发妙手显担当。

今年四月,泰安市一辆4路公交车上的故事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70岁的泰安市中心医院退休职工、原神经内科副主任护师沈化莲,用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急救,让“医者仁心”成为看得见的温暖与力量。

时间回溯到4月11日上午,阳光正好的春日里,78岁的金老太太与老友结伴办理公交卡年审后,乘坐4路公交车返程。平静的车厢内,无人预料到危险正悄然逼近。当公交车行至泰山学院站牌附近,金老太太的同伴突然发现,她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反复呼叫也毫无回应。突如其来的状况让车厢瞬间陷入紧张,“有人晕倒了!”的惊呼中,乘客们纷纷投来担忧的目光,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迅速起身——正是同车的沈化莲。没有丝毫犹豫,她快步冲到金老太太身边,双手轻探鼻息、触摸颈动脉,多年的临床经验让她瞬间作出判断:“呼吸停止、颈动脉无搏动,是心脏骤停!”这短短一句话,既是专业的诊断,更是临危不乱的担当。她立刻大声招呼周围乘客:“大家搭把手,把老人平放到过道上!”在众人的协助下,金老太太被平稳安置,而沈化莲则双膝跪地,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此时的沈化莲已年届七旬,退休近十年的时光未曾磨灭她刻在骨子里的专业素养。按压、放松、再按压,每一个动作都标准有力,频率精准,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病房里守护患者生命的日子。高强度的施救很快让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却丝毫没有停歇——因为她比谁都清楚,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每多一秒坚持,就多一分生命的可能。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车厢里静得能听到沈化莲沉重的呼吸声和按压时的节奏声。当坚持到第五分钟左右时,奇迹终于发生:金老太太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随后逐渐恢复了心跳和呼吸,缓缓睁开了眼睛。“醒了!醒了!”乘客们的欢呼声打破了紧张,掌声自发响起,为这场与死神的赛跑画上了温暖的逗号。随后,金老太太的女儿匆匆赶到,将老人紧急送往泰安市中心医院救治,经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发的心脏骤停,正是因为沈化莲的及时急救,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如今老人已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这场公交车上的救援,并非沈化莲第一次“出手”。退休后的她,早已将“救人”刻成了本能:在往返上海与泰安的火车上,她曾两次救治突发疾病的乘客,从铁轨到车轮,从青丝到白发,她的“生命挺举”跨越了时空,却始终坚守着医者的初心。当被问及为何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时,沈化莲的回答朴素却掷地有声:“在医院护理岗位干了43年,见多了生死,更懂那4分钟对生命有多重要。救人,早就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根本来不及多想。”

从医院的病房到流动的车厢,变的是救援场景,不变的是深入骨髓的仁心与专业;从在职的坚守到退休的奉献,变的是身份角色,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沈化莲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善举,更是泰安市中心医院医脉传承的缩影,是一座城市文明温度的生动体现——在这里,医者仁心从未远离,社会温暖始终在线。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责任编辑:赵晴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