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姜哲 张程 王秀丽
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岛城,地铁站内每天都在发生暖心的故事。近日,青岛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站工作人员宫璇收到一封手写英文感谢信,背后是一段跨越语言障碍的温情相助。
日前一天深夜,两名外国乘客走进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站,满脸焦急。宫璇见状立刻上前,打开翻译软件主动询问情况。沟通后得知,二人要赶去胶东国际机场搭,可地铁末班车早已停运,身上的人民币现金又不够支付打车费。
宫璇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帮他们叫了出租车,乘客把身上所有的人民币往她手里塞,还坚持留下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份意外帮助的感动,更藏着对青岛地铁服务的认可与敬意。
怕耽误行程,宫璇还一路陪着两人走到站外,特意跟出租车司机仔细交代了目的地和乘客的情况,确认一切妥当才返回岗位。
事实上,这样的善举早已是宫璇工作的日常:帮乘客找回遗失的行李、协助走失的孩子与家人团聚、雨雪天里主动帮推轮椅或行李车……她始终默默坚持,用一件件小事将雷锋精神融入服务的细节里,也让地铁车站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
无独有偶,2号线高雄路站的张彤彤与张辰也以细致服务感动了外地游客。河南游客曹女士在游玩途中突感身体不适,车站工作人员迅速上前关怀,提供温水、联系家人,并用轮椅护送她至站外,贴心叮嘱出租车司机沿途照顾。曹女士返回河南后,特意寄来亲笔感谢信,称赞地铁工作人员的热情令她倍感温暖。
台东站站务员殷津津在巡视时发现一部遗失手机,立即上报值班站长郭辉。经妥善保管和细致核对,手机最终完整归还失主。这位外地游客激动地表示,手机中的行程与照片极为珍贵,地铁员工的诚信与高效让她深刻感受到青岛的城市温度。
青岛地铁结合旅游季需求,推出一系列升级服务:配备便民打气棒,免费为自行车充气;在麦岛站推出“小麦清凉包”,内含清凉贴、防磨贴、驱蚊贴等实用物品,贴心应对夏季出行需求;台东站制作放大字母指引卡,在客流高峰时有效避免乘客误听,提升服务效率。
一封信、一段故事、一次次相助,青岛地铁员工正以点滴行动,生动诠释“畅达幸福”的品牌内涵,让每一位游客在领略山海之美之余,感受城市的友善与美好。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