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潍坊临朐建社区文化书院,打造 “家门口” 文化教育综合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1:5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吴致芹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是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近日,临朐万华文化书院举办陶艺手工制作体验活动。陶艺匠人现场讲授制作技艺,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动手、互动协作,在指尖与陶土的交融中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感知传统文化之美。今年以来,临朐县以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为抓手,通过优化服务供给、整合群众资源、推动文化传承,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教育综合体,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使文化书院真正成为居民乐享之家。

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临朐县文化书院依托“需求导向、资源整合”机制,精准识别居民需求,智能匹配服务资源,推动文化服务精准下沉社区,实现从“被动供给”到“主动适配”的转变。龙泉社区文化书院创新建立“双清单”对接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居民需求,同时联动县文化艺术中心、老年大学、社会组织等形成“资源供给清单”,推出“老年大学+青年夜校+社区少年宫”多维课程体系,涵盖国画、古筝、声乐等20余门课程,供居民按需“点单”,实现文化服务全年龄段精准覆盖。居民纷纷称赞:“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读书、学艺,还能进行心理咨询、带孩子参加科普活动,课程丰富又实用,社区书院真是贴心周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临朐文化书院积极发挥社区党员、退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借助“庭院议事会”等平台促进共商共建,携手营造社区美好家园。万华文化书院推行“红色合伙人”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队”,吸引3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日常管理与服务,开展文明巡查、困难帮扶等志愿活动。同时实施“志愿·礼遇”积分制度,居民通过参与活动和服务积累积分,可兑换书籍、礼品等多项权益,有效激发社区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居民已累计提出涉及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建议150余条,社区治理逐步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贡献”,构建起和谐有序、良性互动的社区生态。

为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临朐文化书院积极探索传统技艺现代化、民俗活动场景化、乡土知识课程化,促进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生活需求同步共鸣。中医药文化书院创新推出“文化书院+中医药养生”模式,将“健康夜市”“中医集市”设到群众家门口;万华社区文化书院设立“中医药非遗工坊”,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品制作技艺”传承人亲授艾草锤、香囊制作技艺;隐士书院围绕柿子特色产业,开展“柿情画意”等主题实践活动,与村史馆、研学基地联动,打造“山柿+研学+文创”多元文化业态;冶源文化书院开设非遗剪纸课堂……一系列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的创新实践在此持续涌现,社区共享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如今,走进文化书院学习充电、共商事务、共享资源,已成为临朐社区居民的生活新常态。居民在这里感受社区治理的温度,也以“当家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文化书院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日益成为临朐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活力引擎。


责任编辑:孙雪婷

王佳潼

新闻小白 还在学习~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