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从“走出去”到“回来干”,村支书乔守东用五年规划兑现村民幸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赵彦辰

在河东区汤头街道乔家庄村,提起村支部书记乔守东,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从街道排名下游到拔得头筹,村民们是这场蜕变的见证者,更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多年前,这位“当家人”也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背上行囊,去远方打拼。“见识多了,反而更放不下家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个小村庄的未来却一直盘旋在心里。乡村美丽建设、特色养殖增收,选择回归后,乔守东用一纸五年规划,将一个个承诺变成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归乡做村支书

制定村庄发展五年规划

初秋的早晨,阳光洒在乔家庄村新硬化的路面上,清澈的渠水潺潺流过,几位老人坐在门前树下悠闲地聊着天。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人人掩鼻绕行的黑臭水体。

谈起如今的变化,村民们总会对乔守东竖起大拇指。这个曾经他们看着长大的小孩,多年以后成为了村里的“当家人”,带来许多期盼已久的变化。

2021年3月,乔家庄村面临村两委班子换届,归乡的乔守东以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在此之前,他跟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外出追求自己的天地。

“在临沂汽配城做过生意,后来又去到浙江海宁做皮毛皮草生意。”正是在浙江的这段生活,让乔守东看见了乡村的另一面。不只是干净美丽,村里产业发达,村民生活闲适,是他设想中的乡村模样。为什么乔家庄村不能这样?念头冒出来,就再也止不住。乔守东决定回乡抓住乡村发展的机遇。

自小生长在此的乔守东,最懂得自家村民们的心之所求。上任后,他首先厘清村里发展的困惑与瓶颈所在,时不时与村两委成员谈心谈话,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大家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做好这件事。”将个人梦想,融入村庄集体发展的洪流中,乔守东与村两委共同制定出一纸五年规划。

“第一步就从基础设施入手。”乔守东介绍,村里共有5条主次干道和60条小巷,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扶持项目资金,对全村主次干道铺设柏油路,各条小巷完成路面硬化,道路两旁都进行美化绿化,更换了太阳能路灯。

最棘手的还是臭水沟。多年来,就像一颗顽瘤,长在乔家庄村的身体上。2022年6月起,乔守东先后争取上级资金600万元,实施生活污水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花费了近一年时间,乔家庄村终于焕发新颜。

“好多在外工作的人过年回村,一看家里变化这么大,都很吃惊。”看在眼里,甜在心里,但乔守东想给村民带来的远不止这些。

一次分红拿十万

引入特色养殖转型升级

炎夏过后,村里又热闹了起来。村东边那处占地200多亩的特色动物养殖区,迎来了一波波考察团。

走进这里的肉兔养殖棚,耳朵先被一种独特而密集的“窸窣声”充满。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兔笼里,上千只毛茸茸、雪白的肉兔正同时咀嚼着饲料的声音。它们或探头探脑,或安静休憩,红宝石般的眼睛在略显昏暗的棚内闪闪发光。

刘云正推着小车,熟练地吸走兔子食槽里的毛发。“这一批马上就能出栏了。”语气里洋溢着高兴,刘云手里的动作也越发轻快。

乔家庄村素有特色养殖传统,是鲁南地区最大的珍稀皮毛动物养殖和集散地,刘云以前便是养殖狐狸、水貂等的“行家里手”。只不过受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皮毛产业发展进入低潮期,养殖区内90%的养殖场地因此闲置。

一同被搁置的还有这些养殖户的信心。乔守东明白,原有的养殖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去年以来,他积极带领村两委干部、养殖户先后考察了黄骨鱼、黄鳝、蛤蟆等养殖项目后,提出发挥临近城区、养殖园区大、管理人员多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肉兔养殖。

其中,肉兔养殖主要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合作社负责项目手续办理,参与养兔大棚设计、笼具设计及种兔筛选等;养殖户负责筹集资金、提供场地、饲养管理等,确保每个棚集体保底收益不低于1.6万元。“目前种兔存栏已达3000只、年可出栏仔兔20万只,预计年销售额可达400万元、户均增收20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乔守东说。

过去做生意里学到的分散投资思维,也被乔守东运用到产业发展的规划中。特别在市派第一书记王之焕驻村后,两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由此决定引进梅花鹿养殖项目。

“大部分养殖户在先期外出考察、座谈交流中,虽表现出较强的养殖意愿,但担心投资回报和市场风险,80%的养殖户都打起‘退堂鼓’。”乔守东没有放弃,经过多方协商联络,决定走“合作社+养殖户+龙头企业”的路子,项目得以顺利融资,分批引进梅花鹿150只。

在合作社第一次分红时,有养殖户就拿到了10万元。乔守东还在打算以梅花鹿养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融合项目,给村里人多谋划条致富之路。

排名下游到拔得头筹

用真心换真情

翻开河东区汤头街道的年度考核排名表,从曾经长期在60名开外徘徊的“后进生”,到稳坐头筹,成了周边村庄学习的榜样。这背后村民们的信心和村庄凝聚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动乔家庄村驶入发展快车道。

“老百姓是最难打交道的,也是最好打交道的,只要付出真心与诚意,他们是能感受到的。”在乔守东看来,村支部书记就是个良心活。

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的时候。直到上任第二年,有次在村里转悠碰上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朝乔守东竖起大拇指,并真心地说道“你做支部书记以来,咱村才有了大变化”。那一刻,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村支部书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很重,更得打铁还需自身硬,多做实事,让村庄有所发展变样。”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一天,乔守东都在思考,如何脚踏实地带动老百姓就业致富,让更多村民得到实惠。

在特色养殖上,加快推进梅花鹿养殖区二期项目建设,梅花鹿达到500头;做强做优肉兔养殖产业,今年再发展肉兔养殖户3个、种兔存栏达到6000只、年出栏仔兔突破40万只。除了养殖、育肥,乔守东还在考虑直播销售、产品深加工,希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升附加值。

“村西北还有100多个闲置房子,我们打算借助周边的汤泉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资源,招商引资,改造民宿,增加更多集体收入。”村中间一块200多亩的乡村振兴农业示范片区,也被乔守东纳入规划,重点打造垂钓、花海、采摘、研学等项目。

眼前的成绩,并没有让乔守东停下脚步。在他办公室那张被翻旧了的五年规划图旁,一张新的发展蓝图正在他心中徐徐展开,关于乔家庄村下一个五年、十年的未来,他思考得更多,也更远。

责任编辑:高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