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化骨水”致人死亡,谁该担责

视点 08:24

据媒体报道,近日,52岁女子涂某某在浙江杭州余杭区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活动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后中毒,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氢氟酸早就进入《危险化学品名录》,被称为“化骨水”。因误触“化骨水”,这名女子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叹息,也留下无尽的悲痛和追问。据报道,氢氟酸属于“急性毒性”危害级别中的类别1,即毒性最高,皮肤接触会致命。

涂某某的意外去世,并非个人的悲剧,此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更值得剖析。如果不对氢氟酸等高危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其遭遇可能还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

2011年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根据该条例可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涉及多个部门。比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此外,还涉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

本该严格监管的氢氟酸为何暴露在市区?在事发地,人员来来往往,谁来保障安全?为此,需要全面调查涉事“化骨水”来自哪里、为何被遗弃、谁该承担责任。简言之,应当有人为涂某某之死负责,而不能将其不幸归咎为自身不慎。

此次事件暴露出多重问题。比如,危化品储存、使用和末端处置或都存在监管缺失。氢氟酸竟被随意丢弃在居民活动区域,这样的漏洞还有多少?这样的“黑洞”如何防范?

再比如,网络销售平台的审核形同虚设。据报道,记者在网购平台上搜索“氢氟酸溶液”“HF水溶液”“氢氟酸清洗剂”等,页面上却可直接跳转出多家在售的标准溶液,价格从8-42元不等,部分商家的销售数量甚至超过4000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本该严格落实,现实中却形同空文,埋下了众多安全隐患。对此,应当施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形成高效的监管闭环,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掉链子,才能消除隐患,避免氢氟酸随意购买、使用而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涂某某之死引发无数人共鸣,不仅在于生命悲剧触痛人心,还在于监管漏洞令人担忧。为此,只有真正彻查此事,并建立危险化学品从采购到废弃的全流程追踪管理,补上监管漏洞,实现精准治理,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作者:秦川,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

责任编辑:朱文龙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