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李海龙的“变形计”:从优秀汽修工到养老护理员

银龄+ 09-18 4598

清晨五点,曙光微露,沾化区国昌怡心园养老院的大门慢慢开启,52岁的李海龙早已开始忙碌。他握着扫帚,细致地清扫园中的每一条小路。这位养老院综合部主管,不仅是乡亲们熟知的“优秀党代表”“劳动模范”,更是2000多个日夜里,把老人安危冷暖扛在肩头的养老院“大管家”。

毅然转行:修机器有图纸可依,伺候老人得靠心琢磨

谁能想到,如今常陪老人唠家常的李海龙,曾是汽修车间里响当当的“技术顶流”。在汽修车间里,他每天与机械工具打交道,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守护着每一辆汽车的安全,赢得同行的赞誉和客户的认可。“李师傅修的车,跑再远都放心!”同行的赞誉、车主的信任,还有墙上贴满的“优秀修理工”奖状,都是他对“责任”二字最朴素的诠释。

生活的转折出现在2019年。当国昌怡心园养老院筹建的消息传来,李海龙心里那根“想做更暖的事”的弦被轻轻拨动。他没多犹豫,悄悄把伴随多年的扳手擦净收进工具箱,转身走进了养老护理课堂。“修机器有图纸可依,伺候老人得靠心琢磨。”他白天跟着老护理员学翻身、喂饭、康复训练,晚上抱着老年护理学的专业书啃到深夜,硬是凭着一股钻劲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证书。

“小李这个人真是没得挑。我是怡心园第一个住进来的,那时候好多设施还没现在全呢。有一次我这屋里下水道堵了,小李连夜从市里赶回来帮我维修,他是一心一意为我们老年人办实事的人。”刘连福老人竖着大拇指激动地说。

温暖守护:要让老人推开窗就能见绿,吃到嘴里的菜都放心

在李海龙眼里,养老院不该是“住着就行”的地方,得是老人们能“扎下根、乐开花”的家。他发现老人们总爱凑在窗边看外面的绿植,便琢磨着把园区西侧的闲置地块改造成小菜园——怕老人雨天踩泥滑倒,他推着小车拉来防滑石板,一块块铺在菜园小径。如今,李鸿业老人每天都要去菜园转两圈,眼角皱纹里都盛着笑意:“这菜是我和李师傅一起种的,看着它们从芽儿长成菜,比啥都开心。”

“要让老人推开窗就能见绿,吃到嘴里的菜都放心。”这是李海龙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沾化的土地多为盐碱地,种树成了最大难题。为了给老人打造散步的好去处,他专门跑到南方学习树木养护技术,带回了枣树、荆条树、银杏树的树苗。可第一批树苗种下去没几天就蔫了叶,第二批刚冒芽又遇了霜冻,身边人劝他“别折腾了”,他却试了一次又一次。“当初多少人没了信心,就李师傅天天追着专家问,硬是把盐碱荒地,变成这满园绿色。”怡心园园长助理赵洁说起这事,满是敬佩。

不仅如此,李海龙还一手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大棚。大棚里,紫甘蓝叶片肥厚,水晶菜青翠欲滴,羊角蜜的藤蔓上挂着即将成熟的甜蜜果实。“咱们自己种菜,图的就是放心。看着老人们吃得香、身体棒,我这心里别提多么得劲儿了。”李海龙一边打理蔬菜一边笑着说。

夕阳西下,李海龙依然在园区忙碌着。从汽修车间的机油味,到养老院的饭菜香;从守护车辆的“安全”,到守护老人的“安心”,六年来,他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老人心坎里,用责任与爱心点亮老人们的晚年时光。

(通讯员 卞俊涵)

责任编辑:王君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