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夫稳 崔常松 通讯员 谢磊
秋收时节,济宁出现阴雨连绵天气,“三秋”生产遇到挑战。济宁保险业在济宁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迅速响应,通过政企联动、资源整合、科技赋能等举措搭建全流程风险减量服务体系,为“三秋”生产筑起风险保障。
在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家口村,济宁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粮仓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玉米抢烘行动持续进行中。机器轰鸣中,铲车来回穿梭,仓外的烘干塔24小时不停运转,日烘干460吨潮湿玉米。
半个月来,管家口村党支部书记姜福田忙得团团转,深入田间地头排查水情、组织干部群众抢收、协调机械设备等……与基层干部“姜福田”们“并肩作战”的还有平安财险兖州支公司经理张玉生。
今年9月底以来,张玉生便和公司同事们坚守在应对阴雨天气一线。包括漕河镇在内,平安财险兖州支公司承保了兖州区四个镇街13万亩玉米的农险,连续阴雨天气让公司全员“迅速转动起来”。
为最大限度减少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玉米损失,自9月30日起,平安财险兖州支公司便根据上级公司部署,通过爱农宝App、微信群等多渠道,向参保农户精准推送预警信息和科学应对指南。
同时,该公司还主动对接兖州农业农村部门,每日更新并共享粮食烘干服务点信息,安排专人实地走访、驻守烘干服务点,第一时间掌握烘干动态,引导参保农户有序抢收抢烘,避免排队等待,有效降低风险。
面对严峻的形势,平安财险济宁中支紧急调配32台查勘车,5架无人机,调派30余名查勘人员,投入查勘定损工作,市县区作业人员24小时待命,目前案件已100%完成查勘。
“报案后,不到3个小时,查勘员带着无人机就来了。”邹城市中心店镇的种植大户周峰说。周峰承包种植的330余亩玉米因连续阴雨出现不同程度倒伏。正当他发愁时,太平财险济宁中支快速响应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查勘员利用无人机快速完成受损玉米的损失评估。
太平财险在邹城市承保了中心店镇等三个镇街的玉米保险,共计5.7万亩。自9月份开始,太平财险济宁中支便组织农险专员逐村、逐个大户开启查勘工作,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定损环节的精准识别与大幅提速。
同样快速响应、高效查勘的还有人保财险济宁市分公司。13日上午11时许,在邹城市峄山镇大一村旁,人保财险邹城市支公司的农险查勘员利用无人机航拍,快速对种植大户许科研的参保玉米现场查勘定损。
除上述保险公司外,太平洋产险济宁中支、人寿财险济宁中支、泰山保险济宁中支等公司也纷纷统筹调配人力物力,织密一线服务保障网,与济宁各县市区政府、农业部门、农户携手打响秋收“保卫战”。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