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300万元采购医疗设备1000元中标,为何令人担忧

洋葱快评 16:1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

一起“超低价中标”事件引发关注。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公开招标,预算300万元,采购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最终,江西某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仅1000元。10月1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针对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已经暂停了该项目采购活动。

医院采购医疗设备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一般而言,医院都会做相应调研,综合多方因素确定预算价格。预算300万元采购设备,报价只有1000元,差距如此悬殊,普通人也能看出,这很可能是投标方极限压价,以排挤竞争对手。

如此反常的报价,招标方不可能看不出其中可能存在问题。可是,它非但没有对此提出异议,反而最终与其达成了采购协议。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招标方与投标方是否早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此次招投标是否只是走个过场?这背后是否存在见不得光的利益输送?企业如此低价投标,它提供的产品靠谱吗?会不会因为产品性能不达标,导致“采购即报废”?

商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如果招投标双方之间没有串通行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也没有质量问题,那么,投标方超低价投标,很可能就是个“捆绑销售”的套路——通过超低价中标,再高价销售专用耗材,设备上亏的钱,在耗材销售上加倍赚回来。医院虽然低价采购了设备,但最终可能付出更高的使用成本,而这很可能间接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

如果这一情况属实,就说明此次招标项目设置不科学,让投标方钻了空子。作为招标方,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难辞其咎。江西中医药大学暂停这一采购项目,确有必要。

近年来,在公立医院采购中,“超低价中标”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出现过“整套流水线1元超低价中标”的极端案例。

医疗采购“超低价中标” 频发,危害重重。其间可能存在的种种猫腻,败坏医疗行业风气,加剧医患矛盾。无法保证质量的药品、设备流入医院,直接受影响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超低价中标“卷”价格,破坏正常竞争秩序,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于行业长远发展不利。

“超低价中标”的内卷式招投标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值得欣慰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财政部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试点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明确提出加强对异常低价投标的审查,推进优质优价采购。

具体到此次事件,江西中医药大学及相关部门既要展开详细调查,看看如此反常招投标的背后是否存在猫腻,也要对今后的招标工作做出调整,坚持优质优价采购,而不是机械执行“最低价中标”原则。

责任编辑:王学钧

张泰来

关于交警交通方面的新闻欢迎交流。有好故事,我请您喝茶!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