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东港区“政策+产品+服务”三链协同,激活乡村振兴金融动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1:22

近年来,东港区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立足区域农业特色,以“政策引导、产品创新、健全机制”为核心,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沃土,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取得扎实成效。截至9月末,全区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58.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91亿元,增幅17.68%,比各项贷款平均同比增幅高9.79个百分点。

政策引领、部门协同

构建金融兴农服务体系

细化政策落地,明确发展导向。东港区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日照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及具体目标,为金融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从政策层面保障了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各金融机构也相应制定了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

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局、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协作。区财政局负责落实财政支农贷款风险补偿、奖补资金等政策兑付,组织开展涉农领域政银企对接活动;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局、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引导金融机构拓宽农村资产抵质押物范围,汇集发展前景好、信贷需求强的涉农经营主体,及时提供给金融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产品创新、服务多元

精准匹配乡村金融需求

开发新型信贷产品,不断契合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东港区依托沿海区位优势,形成了茶叶、蓝莓、海水养殖、设施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为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东港区联合辖区金融机构推出“一产业一方案”金融支持举措,不断加大对乡村特色产业的信贷投放。为全力支持东港区茶产业发展,针对茶农 “春季购苗施肥缺资金、夏秋加工扩产融资难” 的痛点,指导日照银行推出 “青茶贷” 专项产品,该产品无需抵押担保,通过“政府风险补偿+银行利率优惠”模式,将贷款利率降至3.85%,单笔最高额度达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3年,精准匹配茶叶生产周期。2025年以来,为东港区50户茶农、19户茶企,发放贷款1.22亿元。为助力蓝莓产业发展,引导东港农商银行推出“蓝莓贷”专属贷款产品,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元,为种植户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截至目前,东港农商银行向蓝莓种植户发放“蓝莓贷”累计1.8亿余元,支持蓝莓种植户200余户,给当地的农户“贷”来更多致富的果实和希望。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不断推动“鲁担惠农贷”业务实现新突破,助力解决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目前,全区“鲁担惠农贷”在保余额6.45亿元,在保户数601户;累保29.92亿元,累保户数3313户。

健全乡村保险服务体系,有效拓宽保险覆盖面。加强涉农保险创新,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创新推出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花生收入保险”“蓝莓种植险”等多种保险产品。目前,全区已开办小麦种植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温室大棚、能繁母猪、育肥猪等16个涉农险种,共承保7万余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亿余元。其中,蓝莓种植险被确定为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创险种,今年以来投保面积达10000余亩,保额3000余万元,为农户增收、产业发展撑起“保护伞”。

健全机制、提升质效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支撑

构建政银企联动,提升服务精准性。一是建立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将5家涉农企业纳入区级直连库,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投放贷款1277万元。二是与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分行联合组织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东港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及时向各银行机构推荐涉农项目,为3个“5个100”乡村振兴和服务业类重点项目授信21.71亿元,已投放贷款10.89亿元。

健全对接机制,增强服务时效性。一是推进金融服务网点下沉,推动金融服务向村级延伸。目前,全区6个镇中共有27个支行或分理处(营业所),实现镇银行物理网点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定期组织银行机构深入乡镇街道开展“送贷上门”普惠金融对接活动,通过“政策宣讲+需求摸排+精准对接”组合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同时,充分发挥金融伙伴机制作用,为有融资需求的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匹配金融辅导团队,定期上门对接金融需求,助力涉农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责任编辑:张如意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