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曲阜:“抢收 + 抢烘”双线发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0:5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夏明星

连日秋雨席卷,正值秋收时节,田间积水、土壤饱和导致玉米收割受阻,高水分粮食晾晒难题凸显。面对天气变化,曲阜市以“稳”为基、以“抢”为要,通过优化农机配置、跨区协作支援、烘干中心高效运转等暖心举措,截至10月13日,已顺利收获秋粮37.73万亩(其中玉米36.98万亩),完成粮食烘干0.849万吨。

从“卡脖子”到“跑得快”

抢收跑出加速度

“往年这个时候玉米早收完了,今年雨下得太密,轮式收割机一进地就陷车。”吴村镇张庄村种粮大户王进的焦虑,是曲阜市秋收初期的普遍困境。据统计,曲阜市玉米种植面积达 42.79万亩,持续降雨导致低洼地块积水严重,传统轮式农机下地作业率不足30%。

关键时刻,曲阜市为农农事服务中心率先“破局”,推出“备货源、改设备、引外援”的方式。在时庄街道的农机改装点,技术员正为轮式玉米机加装三角履带,“加装后接地压强降低40%,黏土地也能走”。截至目前,60台玉米收获机完成三类精准改造,已在书院街道、姚村镇等区域作业,单机日收割量稳定在70-80亩。

同时,曲阜市农业部门主动对接江苏跨区作业队伍,引入12台履带式籽粒收获机,填补本地籽粒收获机械缺口。“我们组建了20支镇村网格化抢收联络队,降雨间歇期实行‘人停机不停’,3支农机应急队随时支援。” 吴村镇农业服务站站长裴洪柱介绍,该镇统筹 7 台本地履带收割机,联合外援机械,已完成 6 万亩玉米 45% 的收割量,张庄村等重点区域作业进度达七成。

10月14日凌晨,防山镇高标准农田里,3台大型玉米收获机轰鸣作业,秸秆粉碎还田、玉米脱粒同步完成。“镇里帮我们联系农机,200 亩玉米3天就收完了,剩下的60亩今天就能收尾。” 种粮大户吴长强看着满载的运输车,语气踏实,“从下地到运粮,全程有人协调,心里有底了。”

从“晒粮难”到“应烘尽烘”

科技守护颗粒归仓

“收下来的玉米含水率超过30%,堆在院里两天就发热,要是再晒不干,今年就白忙活了。”面对湿粮难题,防山镇农户的担忧被齐李村粮食烘干中心的高效运转化解。在该中心,湿玉米通过传送带进入烘干塔,经过12小时控温烘干,水分降至14%的安全标准,再存入500吨容量的防潮钢板仓。

“中心2024年投用,投资150万元,日处理能力120吨,今年仅玉米烘干就为农户节约成本5万元。” 齐李村党支部书记牛中兴介绍,烘干中心不仅覆盖周边万亩农田,还提供“烘干+存储+收购”一站式服务,解决散户卖粮难题。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处理湿粮1500余吨,周边农户再也不用“看天晒粮”。

在曲阜市王庄镇,金丰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烘干塔同样24小时运转。作为曲阜市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该联合社拥有5组烘干仓、1座烘干塔,日烘干能力达近300吨,每年可处理小麦玉米4万吨,当前已累计烘干粮食1600吨。“我们实行‘烘干服务一条线,为农服务一条龙’,农户送来湿粮,当天就能取干粮,还能直接对接收购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国杨说。

据了解,目前曲阜市共有23个粮食烘干点,分布在王庄、防山、吴村等主要粮区,日烘干总能力达1320吨。针对阴雨天气,曲阜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公布各烘干点位置、容量及服务热线,协调解决机械故障、排队拥堵等问题,确保20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

当前,曲阜市秋粮收割已进入扫尾阶段,“相比传统晾晒,机械烘干每斤粮食损失率降低 0.8%-1.2%,按今年预计处理量计算,可减少损失超16万斤。”曲阜市为农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董本清表示,“今年我们应对阴雨天气的措施更精准,比如农机改造方案,是结合不同地块土壤湿度‘量身定制’的,效率比往年提升20%。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紧盯天气变化,加快秋收扫尾,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安全归仓。”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