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市中·起势④|凝聚发展勇气与锐气,市中区“政企同心”汇合力

十区两县 昨天20:02 58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近日,市中区倾情打造的政务人物形象“中小满”“中小意”正式亮相。它们化身服务使者,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进阶升级,为企业与群众带来更优质、更暖心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政府的“软实力”,吸引和留住优质资源的“磁石”。“中小满”“中小意”是市中区营造高效、便捷、有温度营商环境的缩影。实现“政企同心”,市中区如何为企业打造生存壮大的沃土?

打造企业服务新生态

走入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的一楼,映入眼帘的是两位“中小满、中小意”政务人物形象雕塑,大屏上写着两行字:打造营商好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在该大厅三楼的一间工作室内,十位工作人员紧盯着眼前的电脑,线上回答企业的疑问。这里便是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打造的“小满工作室”。

据悉,“小满工作室”构建“事前帮办代办、事中审批指导、事后跟踪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链条,服务从企业设立登记环节拓展至企业发展全周期,为企业提供从开办筹备到日常运营的全流程支持。成立以来,该工作室累计服务企业400余家。

想让企业选择市中、扎根市中,让“打造营商好环境”落到实处,要做的可不仅这些。记者了解到,针对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打造“市中慧勘”阳光数字踏勘工作室,依托数字赋能,做深做实云上勘验,以此解决以往同一家企业涉及跨部门多个审批事项导致多次勘验的弊端,从而实现一次勘验即可办理全部证照。

“我们是济南市第一家以视频形式实现远程勘验的。”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下半年开始,他们便开始通过视频连线、线上指导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流程视频辅导、远程勘验、自助踏勘、进度通知等服务,踏勘周期由原来的3至5天,缩短到现在的最快10分钟,实现许可事项办理“零跑腿”“不见面”。

“以前的时候,企业为了办理业务常常需要反复跑,但实行远程勘验后,能够减少企业‘跑腿’的次数,同时,踏勘周期变短,审批效率提升,不仅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我们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该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他们通过远程勘验方式累计服务企业超370家。

据介绍,依托爱山东App市中好办事服务平台上线远程踏勘系统,通过视频连线、上传照片、实时传输、在线审核等方式,确保线上环节不减、材料不缺、标准不降、全程留痕,核验完毕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归档。同时,勘验标准在“市中好办事”微信公众号发布,申请人可对照现场核查标准进行自主核查,切实提升现场核查审批通过率。

以“营商”促“赢商”

营商环境就像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一样,是让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好的营商环境既是推动发展的生产力,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济南连续四年在山东省营商环境考核中荣获“一等”,还获评“2024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作为济南市的中心城区,市中区凭借精准服务,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营商新生态。

市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更好实现企业与政府双向奔赴、发展共赢。要实现这一承诺,市中区到底是如何做的?今年以来,市中区先后召开“励新市中 向新起势”2025年投资合作机遇发布会,释放招商引资新动能;开展“益企同行 园梦市中”惠企政策宣讲系列活动,推动金融服务精准滴灌;通过“励新市中 护航济大”高校行专场活动暨“青年人才 乐享市中”品牌推介会,输送产业人才;举办“区块链产业论坛”主题沙龙,助力相关企业突破标准化困境。

“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市中区优化“一件事”事项清单,拓展创新应用场景25个,“一件事”能办率达100%。全区1202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8.3%。 

同时,市中区建设全省首家区县级税务征纳互动运营中心,实现跨区预缴、远程退税、发票代开等异地办理,14类163项纳税业务实现集约整合,退抵税业务平均处理时长压缩至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攻坚再创佳绩,“探索优化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打造‘畅聊智办’智慧服务模式”“升级‘拿地即开工’审批新模式”等3项改革举措成功入选省级“揭榜挂帅”试点任务清单;成立市中区商业秘密保护联盟,构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签署商业秘密保护联盟框架协议,形成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的知产保护新格局。

可以看到的是,市中区正拿出更多益企惠企的真招实招,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加透明的法治环境、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让企业安心创业。

“政企同心”燃动“二次创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了解。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2024年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提升群众和经营主体获得感,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企业家更有归属感、全社会更有安全感。

祝艳红是济南市市中区姜姜餐厅负责人,从2007年至今,她已经在市中区开了三家餐饮门店。“区里给企业提供了很多服务,我们办理一些业务的时候真的省心又省事。” 说起在市中区的经商感受,祝艳红坦言道。

2020年,祝艳红在办第三家店的营业执照时,通过“远程视频勘验”形式,获取了营业执照。“前一天申请的,第二天,营业执照就办下来了。”祝艳红说,“网上申请营业执照的时候,工作人员很耐心讲解申请流程。而且视频勘验的整个流程就十几分钟,效率特别高。”

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企业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市中区“政企同心”的成效显著。在2024年,市中区培植规模以上信软服务企业3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3家,市级以上瞪羚企业76家;聚焦先进电网、能源储运销、电力设备及电力电子三大产业链群,新落地山东港华燃气集团等能源类企业41家,共集聚链上企业245家、产业创新平台26个,辖区产业规模超过340亿元。

城市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恰似“鱼水”,城市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创造发展机遇,企业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发展得好,城市才会更具生机和活力。如今,市中区迎来“二次创业”破题起势的关键时期,“政企同心”引领“二次创业”行稳致远。

在市中区“励新市中 向新起势”2025年投资合作机遇发布会上,市中区委书记鞠正江借用电影《哪吒》台词谈到,“哪吒跟敖丙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都是彼此的一半。”显而易见,这句话也适用于“政企”之间。在市中区,政府与企业正凝聚出发展的强大合力,双方协力同心,共创未来。

责任编辑:杜春娜

杜春娜

用文字抒写民生,用镜头记下民情,用报道表达民意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