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威海“十四五”教育事业交出亮眼答卷,全域义务教育达优质均衡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2:2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10月23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威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威海市机构改革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永刚,威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宋玉杰,威海市教育局财务审计科科长苗翰良,介绍威海市“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十四五”期间,威海市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育人方式转变、办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保障机制完善等各环节改革多点带动,系统推进,着力打好“组合拳”,实现了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标准规范”到“特色多元”的跨越发展,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始终坚守根本任务,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格局更加健全

坚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每年开展“同城大课堂”思政课活动、宣讲20余次。成立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思政课教学比赛,成功打造出一批思政“金课”,并多次入选“学习强国”。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深化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改革,8所学校获评国家和省级德育优秀案例。全面加强科学教育,环翠区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4所学校获评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持续提升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水平,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落实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全域实施课间15分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为现实,103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师合唱团蝉联6年省赛冠军,荣成市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样态。积极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和心理健康五大场域,印发《威海市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动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

始终聚焦公平普惠,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更加优质

幼有优育实现新跨越。近五年新建和投入使用普惠性幼儿园52所,新增普惠性学位1.3万个。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超过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9.97%,均居全省前列。环翠区、荣成市、乳山市、高区、经区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

优质均衡发展进入新阶段。坚持城乡办学条件统一标准,数字平台统一覆盖,师资力量统一调配,近五年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38个,新增学位2.4万个,13个乡镇入选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2024年,所辖7个区市、开发区全部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首批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地级市,义务教育实现高位优质均衡。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更加多元。提高普通高中录取率至60%,威海第二实验高级中学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改革,争创6所省级特色高中、10个省级学科基地,获评率和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探索初高中贯通培养计划,实施“课程贯通、师资贯通、路径贯通”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建立校地联合育人机制,邀请50余所高校针对强基计划、综评招生和高中选科等进行专业指导。

教育评价体系更具特色。在学校综合督导评价方面,探索实施“综合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学校三评”模式;在教师考核评价方面,全面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在职普融通改革方面,在文登师范学校增设普通高中班,扩大威海艺术学校普通高中班招生规模,建立专门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实现2所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融合办学。

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力量更加显著

技能人才培养迈出坚实步伐。推动职业教育建立贯通培养体系,开设“3+4”“三二连读”、五年长学制专业55个,实现中等职业学校1/3以上的专业与高职、本科相衔接,先后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金奖3项,国赛、省赛各类奖项154项。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依托山大、哈工大等驻威和市属高校资源,精准对接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和十强优势产业链,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19个,打造技术服务平台36个,推动教育、人才、产业、创新“四链”融合发展,成功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职教办学质量实现整体跃升。1所高职院校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行列,5所高职院校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建设行列。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现100%达标。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县。

始终关注民生热点,教育服务民生福祉作用更加突出

“双减”改革持续走深走实。着力解决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校外培训负担问题,全面普及校内课后服务,上线5470个课程资源供学生、家长选择,相关经验获教育部推广。“威海名师辅导讲堂”已连续开办130期,遴选450余名优秀教师推出优质视频课程供全市师生免费使用。创新实施校际均衡专项招生计划,缓解家长、学生中考焦虑。

“阳光招生行动”全面覆盖。聚焦中小学、幼儿园“择校(园)热”“报名难”等问题,搭建威海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平台系统,打通教育、公安、民政等9个部门数据壁垒,将居民户籍、不动产登记、社保、个体工商户登记、婚姻登记等10项数据信息接入平台,优化升级房产人脸识别等功能,全面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一网通办”,保障招生全程公开透明。

学生餐质量大幅提升。聚焦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和质量问题,首创242道学生餐标准食谱,标准化界定成品重量、主料和辅料重量等,建立全市统一管理的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材料供应“品牌库”,确保“同道菜、同口味、同质量”。获评全省学校食堂信息化管理试点,建成全省首个食堂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食材溯源“一键可查”、加工过程“实时监控”、营养分析“智能预警”。

下一步,威海市教育系统将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各项成果,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好“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把既定发展战略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紧密结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责任编辑:范华栋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