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精彩亮相东盟+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AI视界 10-31 8.5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王贝艺 李梦瑶 于泊升 冯沛然 岳致呈 见习记者 冯子芯 摄影 王鑫

10月31日,东盟+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举办。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四款产品亮相,向来自全球的与会嘉宾,全景式展现了数字文化领域的“山东探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专门部署“‘人工智能+’全球合作”重点行动。本次论坛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全球工业和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共同主办,来自东盟及日韩的60余名国际嘉宾,以及上百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嘉宾参会。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作为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聚焦发展主流文化的主责主业,加快探索“传媒+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致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业平台,建成全国龙头数字文化产业集团。本次集团携前沿AI创新实践亮相,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齐鲁实力”。

亮相现场的齐鲁文化大模型以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为依托,聚焦齐鲁文化的数字化基因解码与利用,保护数据安全,集合文化基因解码、文化知识问答、历史名人对话、关系图谱编织、AB路径探索、时空地图推演、自然景观复刻、文化产品创作等八大重点功能和N种体验新生态。同时,齐鲁文化大模型以历史名人、文化典籍、文化遗产、人文自然景观、民俗非遗、红色文化等六大核心板块为基石,构筑集数字化精准呈现、网络化广泛连接、智能化深度探索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宝库。

“Welcome to Shandong!”作为山东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会说英语”的“孔子”也来到了论坛现场,向国际嘉宾倾情“推介”山东。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主研发的孔子数智大模型归集孔子相关各类数据,通过“AI+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清洗、标注,形成了孔子学术研究、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实现了自然语言对话、经典智慧解读、智能文献检索、学术理论研究、多模态人机交互和知识图谱编织等多项核心功能,并通过多语种转换、跨文化适配等技术,有力推动儒家文化的全球传播,提升文化对外开放水平。

作为全省首个乡村文化数字化样板,“记忆沂源”乡村文化智能体让国际嘉宾直观感受数字文明交融的山东实践与其独特魅力。该智能体以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技术底座,以“记忆沂源”系列丛书的文本数据为基石,实现语音交互、知识问答、数字星谱编织、村镇对比等多项功能,形成了乡村文化数字化与版权资源转化的区域样本。

在论坛现场展示的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可实现问答对、图谱、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清洗、标注、加工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依托该平台联合相关文化单位和高校,打造一批规模庞大、标准统一、结构完整、权威准确、开放共享的文化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共建主流文化语料库,推动AI模型的性能跃迁与文旅产业发展。

下一步,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将继续推进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奏响数字文化的“山东强音”,向世界讲述文化“两创”的山东故事。

责任编辑:房超

王鑫

快门之下 是我的眼所见及心有感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冯子芯

拍的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岳致呈

直击新闻发生地,带您动态全景看新闻~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于泊升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李梦瑶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王贝艺

做大众的眼睛 走通往人心的路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夏侯凤超

济南城里大小事,身边暖事难事烦心事,一起聊聊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