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 王贝艺 李梦瑶 于泊升 冯沛然 岳致呈 见习记者 冯子芯 摄影 王鑫
10月31日,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开幕。来自东盟及日韩的60余名国际嘉宾,以及中国移动、浪潮集团、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科大讯飞、华为云等上百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智济东方・数联未来”主题,共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区域协同与产业融合。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全球工业和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共同主办,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历城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山东省正加速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据悉,山东数字经济总量近5万亿元,AI产业基础扎实,算力总规模超11E,智算占比超50%,已培育170家大模型企业、249个大模型产品,正深度融入“10+3”合作机制。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市正依托“双区同建”战略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壮大,2024年全市核心产业规模达482亿元,预计今年突破600亿元,力争2030年产业规模超1100亿元。

本次论坛现场成果丰硕。《人工智能区域合作济南倡议》正式发布,《倡议》立足人工智能发展浪潮,聚焦区域协同创新,提出合作愿景,为构建开放、包容、安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贡献务实方案。
同时,中国算力平台(山东)暨中国算谷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同步上线,平台作为依托中国算力平台十大“算力贯通”省份上线的首个区域综合性人工智能公共平台,通过推动区域性算力资源精准匹配,助力山东成为全国算力网络关键节点。

此外,中科紫东太初与历城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济南超算科技城、浪潮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涉及AI产业落地、数据出海、智能工厂共建等领域。
论坛还设置了城市推介、主旨演讲以及主题报告环节。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宏观战略、治理实践等方面进行分享;相关企业代表及专家贡献了前沿洞察。
“此次论坛既是‘10+3’区域人工智能合作的‘成果展示窗’,更是未来协同发展的‘行动启航标’。”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庞晶认为,论坛通过政策对话、成果签约与经验分享,不仅让各国看到了山东在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算力支撑上的实力,更搭建了技术互通、产业互联、治理协同的平台,为区域内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