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王贝艺 李梦瑶 于泊升 冯沛然 岳致呈 见习记者 冯子芯 摄影 王鑫
10月31日,以“智济东方・数联未来”为主题的“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正式启幕。
这是山东首次以“东道主”的身份,在世界人工智能产业的舞台上亮相。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论坛,远不止是一场国际交流的“盛宴”,更可能是山东从产业高地迈向合作枢纽的关键一跃。
规格高、平台广
搭建国际高端对话空间
论坛开幕式上,60余名国际嘉宾,以及上百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嘉宾参会,共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合作,推动东盟及中日韩(10+3)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东盟+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机遇。
多个参会企业代表看来,这是中国与东盟及日韩(10+3)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一大亮点在于其高规格的官方支持与广泛的国际参与。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工业和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联合国大学等国际机构的深度参与,为论坛构建了具有全球视野的交流平台;来自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国的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与学者齐聚一堂,集中展现了东盟与中日韩这一全球经济活跃区域的多元声音。
“开展人工智能务实合作意义重大,前景广阔,推动东盟10+3人工智能合作恰逢其时,正逢其势,本次论坛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协同发展,为深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在致辞中强调。
论坛现场还设立了企业展览区,覆盖制造、航海、农业、文化等多个产业领域,吸引上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展,为促进行业交流与产业合作提供了专业平台。在展厅内,一位来自泰安的数据标注企业负责人驻足山东数文集团展位,在深入了解文化领域的“数据标注”解决方案后表示:“作为初创企业,目前在发展中亟需对接数据标注资源,这次交流为我们对接上游产业链提供了重要契机。”
议程设置上,论坛涵盖倡议发布、平台上线、项目签约、城市推介、主旨演讲等多个环节。多家代表性人工智能企业还分享了他们在AI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与全球布局方面的思考,多家企业借助论坛进行了成果发布。
可以说,山东为AI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奉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人工智能“盛宴”。
倡议引领 平台赋能
合作落地开花
论坛不仅奉上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交流“大餐”,更取得一系列务实成果。
《人工智能区域合作济南倡议》正式发布,《倡议》立足人工智能发展浪潮,聚焦区域协同创新,提出合作愿景,为构建开放、包容、安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贡献务实方案。
“中国算力平台(山东)暨中国算谷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宣布上线。据悉,该平台作为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公共平台,将实现区域性算力资源的精准匹配,加速垂直场景的精准赋能,使山东成为全国算力网络的关键节点,在推动全国算力资源配置与协同发展,以及促进东盟+中日韩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场还完成了三项重点签约,覆盖AI技术落地、数据出海、智能工厂共建等多个维度。
其中,中科紫东太初与济南历城区签约共建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加快核心算法研发与成果转化。记者查询了解到,该公司的核心研究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具备深厚的“国家队”科研底蕴,且该公司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已成为中国冲击通用人工智能(AGI)前沿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外,人工智能数据出海基地也正式签约落地,浪潮与国内外企业签署共建人工智能工厂合作框架协议。这将推动“人工智能+全球合作”的落地与推广,为数据跨境流通提供安全合规的支撑。
山东移动济南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论坛上的一系列成果发布与项目签约,精准切中了当前AI产业国际合作的关键痛点,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带动与国际合作潜力。
从“高地”到“枢纽”
山东走向更大舞台
“本次论坛也为东道主山东与济南提供了一次走向‘台前’的机遇。”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龙看来,这场论坛系统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实力与发展愿景。正如一位与会嘉宾感叹:“一直以为山东是传统制造业大省,没想到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已悄然走在全国前列。”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立成在发言中以翔实的数据勾勒出了山东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图景以及“出海”寻求合作愿景。
他指出,山东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近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50%,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在前三季度突破1.8万亿元。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山东已形成从算力、数据到算法、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整体实力居第一梯队。
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山东深度融入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研发在日韩,制造在山东”的产业协作模式等实践,将人工智能合作落到实处。“未来,山东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着力强化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链整体优势,进一步强化我们的互联互通支撑作用,努力培育新的合作动能。”孙立成表示。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的推介则聚焦省会济南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特色优势。他特别提到,济南全市算力规模已达5454P,纳入全省重点监测和备案的大模型产品超过了200个;面向7大领域55个细分行业构建了开放应用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18个。
魏斌表示:“济南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加速崛起的黄金期,这里有全链条的产业基础,领先的数字经济优势,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环境和最强的支持,为广大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保障。”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山东的产业实力,也推动其实现了从“产业高地”向“合作枢纽”的角色升级,为未来与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书写了新篇章。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