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狄克红
11月1日,山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孙振高做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中医生活化,名医零距离”直播间,参与访谈交流,结合临床经验与医院实践,通俗易懂地讲解“中医生活化”核心理念,详解助眠包、健脾轻身饮等健康产品的中医逻辑,更针对亚健康调理、湿气判断等大众关切问题给出实用方案,让中医药智慧贴近日常。

直播中,孙振高副院长首先用“三个转向”明确“中医生活化”的核心——让中医药从医院走向家庭、从治疗转向预防、从专业领域融入衣食住行。他以“药食同源”为切入点,举例山楂可消食活血、百合能润肺养阴,这些常见食材正是中医“接地气”的体现;同时提及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功法,建议人们通过日常运动结合中医理论,实现身心协同养护。
针对医院在中医生活化中的实践,孙振高副院长介绍,山东省中医院正从“线下体验+线上服务”双轨推进:线下在趵突泉院区、千佛山院区打造中医药生活馆,设置中医药博物馆、院史馆及产品体验区,让百姓直观触摸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产品;依托微信小程序搭建的山东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自2020年初上线后便以“便捷就医”为核心——患者手机登录即可实现在线复诊、便捷购药、健康咨询及报告解读,更能获取“健脾轻身饮”“助眠包”等由经典名方、临床验方转化的健康产品。目前,山东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已跻身全国百强第69位,线上口碑稳居全国中医前六。经过4-5年深耕,平台已成为医院“互联网+中医药”“互联网+养生”战略的核心载体,持续为市民用药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助眠包为啥靠‘闻气味’就能助眠?”面对观众疑问,孙振高副院长详解其背后的中医智慧:该产品源自医院名医团队20余年临床经验,基于“闻香祛病”理论与“肺朝百脉,开窍于鼻”的机理,药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可以疏通经络、安神定志、调节气血。这不同于一般的芳香疗法,而是通过特定的药物配伍,达到双向调节的作用:一方面,温和的香气可以帮助放松神经,缓解焦虑;另一方面,药物成分通过经络调理内在机能,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不少使用者反馈,不仅睡眠质量提高了,白天的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这正是中医药整体调理优势的体现。”
谈及当下高发的亚健康问题,孙振高副院长给出针对性建议:针对常见的嗓子不适,中医调理讲究循序渐进:阴虚阶段可用石斛、麦冬泡水滋阴,避免“水少化火”;若已出现嗓子疼等上火症状,可在滋阴基础上,用双花、板蓝根等清热解毒。
而湿气重作为另一高发的亚健康问题,其成因与饮食(常吃凉食、高脂高糖食物、饮酒)、环境(久坐、空调屋导致湿气难散)及生活习惯(熬夜、压力大)相关。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可通过观察身体是否沉重乏力;大便是否粘马桶;舌头是否有齿痕;是否常困倦想睡觉这四个典型表现初步识别,临床常用“健脾清身饮”调理。
他特别强调“治未病”理念,提醒大众“亚健康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可提前通过饮食、运动、中医五音疗法等干预,能避免小问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