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血管斑块悄悄“筑坝”?这几类人最危险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1-14 2015

当我们说起心梗、脑梗这些危及生命的疾病时,背后常常有一个共同的“元凶”——血管斑块。它就像隐藏在血管壁上的“水垢”和“不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生长,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一科主任冯建钦,一起来揭开血管斑块的神秘面纱。

血管斑块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斑块由脂质、结缔组织及血液中其他固体成分逐渐沉积,黏附在血管内壁上,像“水垢”一样堆积而成。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背后“助攻”斑块的形成呢?

1.高脂饮食:提供“建筑材料”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为斑块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高血压&高血糖:损伤血管的“隐形推手”

高血压让血管内皮长期承受高压冲击,高血糖则会“糖化”腐蚀血管壁。两者都会导致血管内皮变得“坑坑洼洼”,为脂质沉积打开方便之门。

3.吸烟:多重伤害的“头号杀手”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还会升高“坏胆固醇”(LDL-C)、诱发炎症反应,并从多方面协同加速斑块生长。

4.家族遗传:难以改变的“风险底色”

若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心血管病病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则自身携带的遗传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早地进行干预和防范。

“由此可见,‘三高’患者、长期吸烟者、有不良生活习惯及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是血管斑块的重点侵袭对象。”冯建钦总结道。

如何控制血管斑块?

冠心病介入专家来支招

斑块并非不可控制。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的研究表明,通过积极干预生活方式,部分血管斑块甚至可以缩小或消失。

冯建钦建议,守护血管健康应从以下7个方面入手:

1.优化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用鱼类、禽肉等白肉替代部分红肉,严格限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添加糖,烹饪时注意减盐。

2.彻底远离烟草: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二手烟,都会对血管造成直接损害,戒烟是性价比最高的护血管措施。

3.坚持规律运动: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清理血管。

4.管理健康体重:通过“吃动平衡”,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至23.9的理想范围内,减轻身体代谢负担。

5.保证优质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是炎症的“催化剂”,会加速动脉硬化。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让血管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6.严格管控“三高”:“三高”患者需遵医嘱,定期监测并坚持用药,将血压、血糖、血脂长期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7.定期血管筛查: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专项检查,可以直观地评估血管健康状况,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责任编辑:秦聪聪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