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杜晓丹 王琳
当下,正是苹果最甜时。11月15日下午,烟台市牟平区华香果业生态种植基地里,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小果农”和“大朋友”。由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烟台融媒中心、华香果业(烟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跟着苹果去旅行”亲子采摘活动甜蜜上演,10多组亲子家庭在牟平果园里开启了一段充满果香、知识与欢笑的沉浸式文旅体验。

果园变身“自然课堂”
11月15日,在烟台市牟平区华香果业分水岭种植基地的果园里,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一片丰收的景象。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烟台的苹果有多少个品种吗?”“你们知道烟台苹果有多少年种植历史吗?”活动一开始,在华香果业生态种植基地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瞬间被带入了神奇的“苹果知识课堂”。

从一棵小树苗如何长成硕果累累的果树,到烟台苹果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文化,再到现代生态种植的奥秘,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起小手抛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苹果树要长好几年才能结果,农民伯伯太辛苦了!而且我还认识了很多新品种,像瑞香红、维纳斯黄金,它们的名字都很好听!” 一位小朋友感叹道。
舌尖上的“七十二变”
了解了苹果的“成长史”,接下来就是最受期待的“果味品鉴”环节。现场摆放的苹果脆片、苹果汁、苹果干等深加工产品,立刻吸引了所有家庭的目光。原来,一个普通的苹果,竟能“变身”成如此多的形态。



而当色彩各不相同的土岐、瑞香红、维纳斯黄金、众成6号等新品种苹果被端上来时,更是引发了阵阵惊呼。“妈妈,这个黄色的苹果好甜,像吃了一口蜂蜜!”“这个红色的好脆,声音好好听!”孩子们化身“小小美食评审”,仔细品尝、认真对比,小嘴巴忙得不亦乐乎。
“真是大开眼界了,我本来以为苹果就一种味道,今天品尝了多种苹果,有的汁水多,有的超级甜,有的很香,有的脆脆的,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学生袁子涵高兴地介绍,现场还品尝到苹果汁、苹果干,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烟台苹果可以变出这么多花样。
苹果树下的“艺术创想”
品尝完美味,创造力时刻到来!在挂满红彤彤果实的苹果树下,长长的画布铺开,上面勾勒着苹果元素和烟台山、蓬莱阁等著名地标的轮廓。孩子们拿起五彩画笔,化身“小画家”,在果园这个天然的画室里尽情挥洒创意。他们或蹲或坐,神情专注,为苹果涂上自己心中最美的颜色,为家乡的地标添上想象的翅膀。




画作完成,小朋友们赢得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苹果发卡”奖品。随后,孩子们戴上“苹果小精灵”的发饰,与自己共同创作的涂鸦合影,一张张笑脸成为果园里最灵动的风景。
一旁的学生家长吴银平也感触颇深:“这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方式太好了。烟台苹果是我们烟台的一张城市名片,大家都很熟悉,但苹果是怎样从一棵幼苗长成大树,是怎样管理种植的,孩子并不了解,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不仅亲近了自然,更直观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的特产,现场我们也会采摘一些苹果带回去,与家人朋友分享。”
果园采摘“自由寻宝”
活动的压轴大戏,当然是亲手采摘!孩子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兴奋地冲进果园深处。“爸爸快看,这个苹果好大!”“妈妈,帮我摘一下那个,它长得最高!”果园里瞬间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亲手将一个个沉甸甸、红艳艳的苹果从枝头摘下,小心翼翼地放入篮中,这份体验对于孩子们来说,新鲜而珍贵。除了品尝和采摘新鲜的苹果,亲子家庭们还不断拍照留念,记录这美好时刻。
夕阳西下,活动在满满的收获和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每个家庭都提着沉甸甸的“战利品”,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作为“跟着苹果去旅行”活动的重要一环,这场别开生面的“苹果+文旅”亲子活动,它不仅仅是一次果园里的旅行,更是一颗关于家乡味道与文化的种子,深深埋在了孩子们的心田。未来,这样的创新文旅模式,必将结出更甜、更丰硕的果实。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