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皮带运输开启“省电模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4:36

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一条条皮带构成了煤炭运输的“大动脉”,也是名副其实的“耗电大户”。如何让这条“电老虎”变身“节能先锋”?近日,柴里煤矿通过一系列技术与管理创新,主运输系统全面开启高效“省电模式”,让我们一起探寻电表数字背后,那些智慧与汗水交织的节电密码。

巧调峰谷 赚差价

“过去我们的皮带是‘全天候待命’,现在不同了,它们学会了‘挑时辰’上班。”在主运皮带集控中心,集控员一边紧盯着大屏幕,一边形象地向我们解释。他所说的“挑时辰”,正是该矿实施的“避峰填谷”策略。

深谷时段电价每度为0.2202元,尖峰时段电价每度1.1545元,两者相差0.9343元。该矿巧妙运用电价政策,打出“仓储联动”的组合拳。通过井下800t、700t、3500t、1000t煤仓的缓冲与调节,及时调整开停皮带的时间,减少峰期皮带的运行时间。机电管理部工程师周元朴打了个比方,“用电高峰时,我们让煤先在仓里‘歇歇脚’;等到电价便宜的谷段,再开足马力,集中运输。这一‘歇’一‘跑’,省下的可是真金白银。”

严控空转 降电耗

皮带空转,曾是井下最容易被忽视的电力“漏点”。

“以前听到皮带空转的‘嗡嗡’声,心里干着急。现在,它一‘偷懒’,我这儿立马就知道!”集控员朱建胜指着屏幕上的设备状态图自豪地说。通过集中控制系统,任何一条皮带的无负荷空转都无处遁形,一旦发现,可立即远程停运。

该矿对实现集控的前后搭接皮带,按照顺煤流方式进行启停,减少皮带空运转时间。皮带工区区长刘现永向我们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变化:“这就好比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煤来了,从后到前依次启动,彻底告别了‘后面没煤、前面空跑’的尴尬,简单一招,效果立竿见影!”

在此基础上,该矿建立皮带运输与采掘生产连锁机制,借助地面集控系统实时监测皮带运行状态,通过电流数据精准判断煤仓放煤速度,实现原煤集中输送与皮带满负荷运行的高效匹配,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期间皮带空转时长,大幅提升电力利用效率。

优化设计 提能效

在南一皮带,一场关键的改造刚刚完成。“我们把南皮150集运皮带的运行频率从49Hz降到了40Hz,可别小看这9Hz的变化,”该工区技术员徐文超指着新更换的变频器说“就像开车一样,以前总是猛踩油门,现在保持经济时速,提高设备稳定性。”

而这只是改造浪潮中的一朵浪花,233、中央、一强力等主要皮带及缆车均已通过变频调速控制电机转速,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大大降低了对电网的冲击。更通过按需调节转速,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的浪费现象。

该矿还不断优化主运输线路,改造700t煤仓下口给煤机,根据生产实际优化停运南转运皮带,减少主运输环节。

从宏观策略到微观管理,再到硬核技术,柴里煤矿用一套环环相扣的 “省电组合拳” ,既让皮带运输系统成功“瘦身健体”又极大地降低了用电成本。

(通讯员:殷宪芝、侯祥文、王秀英)

责任编辑:刘相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