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滨州外国语实验学校:一所乡村民办学校的“崛起”之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01-12 2170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王玉贵 刘洪江

滨州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滨外)创建于2013年6月,原名为滨州留守少年儿童寄宿制学校,主要面向全市招收留守少年儿童,建校之初只有128名学生,学校秉承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经过十年的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托管服务为一体的民办学校。坚持“双向发展、多元整合、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成长渠道,为学生开拓多途径的升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规划未来,成长成才。十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科上线率连年增长,2022年高考,陈雨轩等10名同学被重点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录取。宋焱、齐志勇等6位同学被985、211、双一流大学录取。2023年春、夏季高考喜获丰收,实现四年本科上线人数连续攀升。

是什么力量使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克服了师资、生源、经验等天生的软肋而创造了奇迹?是何种教育方略,让他们铸就了一方神话?中国现代教育的成功范例不乏其类,但是,我们有理由更深情地关注这所没有历史渊源、没有优势可言而走向成功的“乡村民校”,也许,她所蕴涵着的,正是我们从深层次上感悟现代教育的一个新视点。

滨州外国语实验学校现有商店和县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60余亩,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现有师生5000余人,其中教职工400余人。

学校秉承“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校训,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推行人本化精细管理,通过追求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的内涵式特色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立德树人,向创新要质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滨外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未停歇,多层次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通过抓思想、抓三貌、抓习惯养成、抓活动、抓劳动、抓管理、抓特长、抓特色等特色“八抓”,使多元化育人机制日趋完善。学生的“八好习惯”“六个必须”、教师陪伴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师生行动的自觉、育人的共识。

滨外举行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庆国庆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组织板报设计和宣传,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举行开学典礼、入学教育、激情晨读、国学经典背诵、每周劳动日教育、学生极限拉练、叠军被比赛等发挥着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科学谋划,用细化强管理

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在管理中坚持精细管理,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记载而形成各项材料。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

滨外实行教师全员值班制,责任到人,防患于未然。落实班主任陪伴制,按时到岗、按时离岗、积极管理、不留真空,确保效果。发挥班主任管理的主体作用,负责思想、负责行为,既要教育解决道德、法治、纪律、规则的认识,又要践行与修正,又要培养习惯。

滨外及时利用家长群普及防疫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常识;周末放假时,发放包括安全、学习、生活方面的一封信,时刻提醒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管。让家长成为安全教育的合作者合伙人。

滨外坚持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管理团队、中层率先垂范,做好引领示范作用,从管理细节入手,将细节做强做大做优,对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夯实基础,抓常规促发展

教学成绩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滨外坚持落实教学常规促进教学不动摇,发挥常规保障教学的作用。将每周五定为教学常规检查日,每周检查备课、作业、听课、教科研等教学常规材料。给老师展示自己、相互学习、相互参考的机会,通过评比促进了教师落规范实教学常规的自觉,提高了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的水平、能力和态度,促进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搭建舞台,促进教师梯队建设,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让老中青教师互学互帮,实现榜样示范引领、资源共享。实行“校长推门听课”制度,评课要及时,力求对教学有指导、对成长有促进、对改进有借鉴。每周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老师们互相学习,提出参考性意见,达到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的双丰收。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滨外秉承合作办学理念,请进来和送出去结合,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揭开了学校与校外合作的新篇章。艺术的合作办学为学生走出成功之路,高二校内练基础、高三校外高考集训,建立了美术集中培养的基本模式;空乘体育舞蹈实施了集合签约式委培。避免了散养式的各种弊端,提高了培养的衔接性、杜绝了培养成本的浪费。春考专业理论与实操依托高等院校,力争探索出合作的新模式,春考方向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

栉风沐雨,聚众力谱新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丰硕的收获让辛勤的滨外人感到欣喜,2023年滨外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连续五年被教体局表彰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集体。

2022、2023年学校连续被阳信县委县政府表彰为高考优胜奖,2022年高考,陈雨轩等10名同学被重点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录取,宋焱、齐志勇等6位同学被“双一流”985、211大学录取;滨外实验2023年春、夏季高考均喜获丰收,实现四年本科上线人数连续攀升。事实再次印证了学校办学实力,让优秀的更加优秀,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文化课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通过特色发展又一次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选择滨外,梦想成真,续写了育人质量低进高出的传奇。

2023年实现中考两连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信息等八个学科全部荣获县初级中学学科优胜奖,已连续八年被县教体局评为全县初级中学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并被评为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滨外将继续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责任,继续为现代化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贡献力量,继续弘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走在前,争第一,大干2024,实现四大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校,踔厉奋发,只争朝夕。

责任编辑:董丽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