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老照片里的新中国|父亲的“摩托梦”:“黑老鸹”承载的时代记忆

情报站 2024-09-20 49.0万

还记得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老照片吗?在县城影楼里拍摄的第一张全家福,攒了好久钱才买的第一辆自行车,恢复高考后收到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承载着一段段岁月,记录着一个个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回顾与展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和新风貌,感受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近日,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档案馆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齐鲁光影 时代华章——老照片里的新中国”征集活动启动。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难忘的“物件”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时代的变迁。9月14日,情报员“金子哥哥”向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情报,分享了一张父亲与“黑老鸹”合影的照片,并介绍了这段岁月里尘封的美好回忆。

时间回溯至1973年,那是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情报员张先生的父亲,作为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村落间,每当夜幕降临时,回家的路却显得尤为漫长。那时的他,最大的梦想便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轻骑摩托车,“晚上家远,路上也不安全,那个时候父亲就梦想着什么时候能骑上摩托车。”张先生说,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月几块钱工资的父亲来说,拥有“摩托车”简直是遥不可及。

转机出现在197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公社里即将调职的同志打算出售一辆“黑老鸹”摩托车。面对公社同志给出的50元的“天价”,这几乎是张先生父亲一年半的薪资总和,但看到张先生父亲对摩托车的渴望,经过协商最终以30元的价格成交。这辆二手摩托车,不仅成为了张先生父亲梦寐以求的代步工具,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转折点。

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张先生的父亲特意前往公社里唯一的照相馆,与“黑老鸹”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定格了那个年代的质朴与梦想,也见证了父亲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张先生介绍,当时条件有限,爷爷天天为了工作忙到深夜,那时的父亲白天需要照顾两个弟弟、下地干活,晚上就去村里放电影,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说真心话,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也多亏‘黑老鸹’在黑夜里为父亲节省了很多回家的时间,照亮了父亲回家的夜路。”

然而,生活的重担与摩托车的维护成本也逐渐显现。在使用了仅仅半年后,为了家庭生计,张先生的父亲不得不忍痛割爱,将“黑老鸹”转售他人,父亲的“摩托梦”也只能暂时搁置。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9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张先生的父亲终于骑上了嘉陵牌摩托车。回首往昔,“黑老鸹”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父亲个人的奋斗记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缩影。

如今,当张先生与父亲再次看到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有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与感慨。或许,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变化,汇聚成了国家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壮丽篇章。而这辆“黑老鸹”摩托车,也成了这段岁月的“见证者”,张先生感慨道,“看看现在的生活一年一个大变样,一天一个大惊喜,它给父亲的美好回忆是父亲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一张照片让父亲回忆起过去潺潺的岁月,体会到社会发展之快,感受着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不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主流媒体,无论专业摄影机构,还是社会团体,亦或是拍客达人、市民,只要您手中有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展现人民生活改善和国家发展成就的老照片,都可以参与此次活动,让更多人看到您珍藏的老照片,通过影像感受时代的伟大变迁。

【征集范围】

能够反映和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山东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提升、自然风光壮丽、基础设施变化,人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家庭变迁、文教科创体育发展以及山东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传承的老照片。

【参与方式】

方式一:下载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App,在情报站发帖+文字/图片上传即可;

方式二:在情报站话题区域点击话题#老照片里的新中国!快来晒晒你家珍贵老照片#+文字/图片上传即可。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张雅楠)

责任编辑:张雅楠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