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走笔,岁月如歌!转眼,2024年的日历已经合上,在这充满希望与憧憬的2025年开篇之际,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向长期以来倾心关注、鼎力支持莒县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最热烈的感谢!同时,也向广大市民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愿!
回忆往昔,2024年,莒县文化和旅游局在上级文旅部门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项目带动、业态融合、文化惠民、精准宣传、文物保护等方面精准发力,文化旅游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
强化项目引领
推进文旅产业“步步为营”发展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9亿元。天城寨写生创作基地、文昌阁书梦奇缘项目、《毋忘在莒》演艺项目等投用;莒国古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
加快景区提升改造
在浮来山增设红色教育展馆1处,打造越野车联盟等项目4个,着力培育二销等业态。提升浮来青品牌化,推出白茶体验康养之旅;以龙山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为契机,整合嗡嗡乐园等资源,提升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
培育多业态融合
策划举办CBA夏季联赛、国际女子篮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把赛事活动搬到了旅游景区,做好“体育+旅游”文章。在莒国古城打造了演艺、美食、民宿等业态。在龙山、碁山等乡镇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
强化品牌打造
擦亮文旅资源“毋忘在莒”品牌
打造精品节会
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玫瑰文化艺术季、伏羊美食文化月、齐鲁小吃文化消费节、福寿文化节等活动200余场次。其中齐鲁小吃文化消费节社会各界给予很高的评价;福寿文化节入选山东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活动典型案例。
精准宣传营销
赴郑州、开封等地精准推介10余次。赴日照万达广场等举办2024莒县文旅推介专场。举办百家旅行社来莒踩线、千家旅行社走进莒县等系列活动,擦亮莒县文旅品牌,提高了莒县的美誉度。
打造信用场景
在莒国古城打造了“信义之旅 毋忘在莒”—莒国古城沉浸式诚信文化场景。搭建荣成市、莒县等三省六地共享信用激励应用场景,其经验做法在全省信用文旅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并全省推广。
强化文化引领
构建文旅行业“井然有序”局面
文化服务有成效
送戏下乡共演出1195场次,乡村文化大集开展52场次,承办了全市“四季村晚”、小戏小剧展演等活动。县文化馆、图书馆等“三馆”免费开放,接待市民超过50万人次。入选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1个,入选省“百团汇演”优秀群众文艺团队1个。打造“群艺育新苗”——2024年成人、少儿公益培训品牌,开展成人、少儿美术等免费培训活动百余场,受益万余人。争创乡镇文化站特级站6处、一级站9处。举办沂蒙画派作品展精品、书画展等20余次,展出作品万余幅。
全民阅读有突破
举办2024“书香莒县”全民阅读、广场舞大赛决赛等活动百余场次。入选“2024年山东省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典型案例”1个、2024年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之“最美商圈文化空间”1处。
保护传承有延续
新增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30项、县级31项;举办非遗助力省轮滑马拉松邀请赛、2024年全国气排球邀请赛等活动。在浮来山成功举办日照市第六届非遗博览会等活动,200多个展厅,万余件非遗、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了非遗系统性保护、创新性发展成果。
保护利用有功效
完成了80个勘探项目,新发现古墓葬和遗址14处,确保“应探尽探”,无一遗漏。完成桃园村墓地等11个项目的发掘工作,出土陶器、铜器等器物2500余件。争创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1个、文物主题游径2个,省红色文化特色村1个。省文旅厅工作简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刊(2024年第1期)2个板块对莒县工作情况进行表扬。国家文物局工作简报刊发莒县四普工作经验做法1次,省文旅厅2次、专题文章1次。
人才培养有行动
加强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等院校在实习基地建设、用人培训等方面合作;与山东女子学院在莒国古城设立产学研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与赣南师范大学在浮来山设立《文心雕龙》研究吴中胜工作室;聘请王巍院士为莒文化研究高级顾问。
应急广播有效果
播放防火、防汛等安全信息1万余条。莒县《闻汛而动、主动靠前、全力以赴打通 防汛应急“最后一公里”》入选2024年度全国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优秀案例优秀案例。
行业监管有水平
继续分类实施行业监管、动态管理。抓好重大节点安全播放、应急广播管理使用等工作。举办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等活动30余次,确保文旅市场持续稳定向好。
岁序更新 华章再起
在新的一年里
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
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旅游需求
奋力谱写莒县文旅发展新篇章
(文旅莒县)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