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金福
查干湖,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犹如塞北雪国中一颗深邃沉静的湛蓝瑰宝,在凛冽的数九寒冬,悄然从沉睡梦境中觉醒,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震撼心灵的冬捕盛宴。
查干湖的冬捕传统,其历史可追溯至久远的往昔岁月。据《辽史》等史书记载,自辽圣宗到天祚帝,每年春节过后,辽朝皇帝会携嫔妃和群臣到查干湖进行“春捺钵”,凿冰取鱼,逐鹰猎雁,举行“头鱼宴”“头鹅宴”,大宴群臣和各部落使节。
查干湖冬捕是中国北方唯一仍然采用原始捕捞的渔业生产方式。新华社图
祭湖醒网、人工凿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历经千年沿袭的冬季捕鱼传统,为查干湖这片“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圣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黎明轻轻揭开夜色的帷幔,一抹柔和的光线倾洒在银装素裹的冰面之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梦幻般的绮丽色彩。我与挚友驾驶着车辆,在晶莹剔透的冰层上缓缓穿梭了半小时的光景,最终抵达了那片位于查干湖心脏地带的冬捕圣地,亲眼目睹了“冰湖腾鱼”的壮丽景象。
查干湖的四大冬捕队伍已深入湖心腹地。那位身经百战的“渔把头”,凭借自己多年的智慧与经验,精准地挑选出了撒网的位置;身披厚重棉衣的勇士,则是查干湖冬捕场景中的核心力量。
渔工们挥动锋利的冰镩,如同雕刻师在白玉盘上细细雕琢,一排排冰洞悄然显现。紧接着,一条绵延数千米的渔网,在穿杆引线的巧妙引导下,缓缓滑入这些冰洞之中,渔民们手法老练地将渔网温柔地送入碧波之下,那庞大的网具宛如向过往时光撒去的希望之舟,满载着对丰收的憧憬与对日子的热爱。
他们的动作既稳健细致又充满情感,每一步都透露出对这片水域的深深敬仰与眷恋。在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渔工们向查干湖汲取着生命的馈赠,续写着冬捕的传奇篇章。一座庞大的绞盘矗立于冰面之上,其上缠绕的粗壮绳索层层累积,宛如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痕迹,讲述着时光的故事与不屈的坚韧。与此同时,马拉爬犁在冰面上穿梭,马蹄敲击冰面的声音清脆悦耳,这些骏马在辽阔的冰原上矫健奔跑,它们的身影在银白世界中跃动,就像一曲悠扬的旋律,为冬捕的序章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在冰面上,等待如同一首未奏响的乐章。时间在刺骨的寒冷中悄然流逝,渔民们不时地跺脚、搓手以驱散严寒,但他们的眼神始终如一,坚定地聚焦于那些冰洞,那里通往希望的神秘之门。
环顾四周,冰原辽阔,一片洁白无瑕,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这份宁静与广阔,然而,在这看似沉寂的表象之下,却是鱼儿们在冰层之下穿梭嬉戏的勃勃生机,是生命在严冬中顽强不息的脉动。
随着渔网被缓缓拖动的声响,我步至江心之处,目睹马拉爬犁在冰面上繁忙穿梭的壮观景象,它们如同一道道灵动的轨迹,在广阔的冰原上交织。透过晶莹剔透的冰层,隐约可见湖中鱼儿悠然游弋的身影,它们似乎丝毫不受外界纷扰。
感受“查干湖冬捕”魅力,新华社图
激动人心的收网时刻终于来了。马匹在冰面上疾驰,围绕着绞盘不断旋转,绞盘不住地转动,绳索逐渐拉紧,仿佛在与河底的渔网进行着无声的较量。渔民们嘴中呼出的热气瞬间凝结成霜,而冰面之下,似乎能感受到一股股生命的涌动。随着渔网缓缓露出水面,平静的冰面瞬间被打破,鱼儿们纷纷跃出水面,鳞片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宛如一曲欢快的旋律,奏响了丰收的赞歌。胖头鱼、鲤鱼、鲫鱼……一条条肥硕的鱼儿被一一拉出,冰湖之上,鱼跃人欢,渔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在渔网的旁边,人群早已熙熙攘攘地聚集,满怀憧憬地等待着收获的时刻,挑选自己心仪的鱼类佳品。这些鱼儿,将从这片冰湖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团圆饭上那道必不可少的佳肴,传递着“连年有鱼”的美好寓意。每一口品尝到的鲜嫩鱼肉,都是查干湖慷慨馈赠的深情厚礼,它们不仅蕴含着北方大地的辽阔与丰饶,更让人们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最真挚的温暖与幸福的滋味。
(本文作者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