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淄”在消费⑩|智慧农机:这些设备硬核不硬核?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3-16 7.2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

科技润乡,万物生长。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质生产力在智慧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更多高质量农产品打开消费市场,并在创新的浸润之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3月14日,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市场监管局、淄博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淄博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举行。其间,淄博十大消费场景现场发布。

淄博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的当前,不可否认的是,面对巨大的农机消费市场和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走好机械强农之路,显然是摆在淄博面前的必答题之一。

2月28日,位于淄川区昆仑镇西楼村的七河生物菌棒自动化生产线车间内,机械轰鸣声与传送带节奏交织。

生产线上,从原料配比到搅拌、成型、包装、刺孔等一系列流程,在机械臂的精确控制下高效进行。

采访中,记者获悉,这样的紧迫感自复工开始持续至今。一切源自当前食用菌消费市场倒逼——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功能饮食的重视,食用菌在食品新赛道比重愈见扩张,各地纷纷瞄准机遇,发展新“菇”事。

需求在变,相应生产配置也要升级换代。这恰恰与隆泰科技的转型之路相契合。

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机生产企业,到带动区域乡村振兴的“智慧大脑”,隆泰科技用智能生产装备技术,摁下了食用菌现代化生产的“加速键”。

“我们在食用菌采收设备生产领域中起步并不早,仅仅‘跟跑’,无法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竞争力,向领跑转型。”王连用说。

为此,隆泰科技着力于以食用菌为主线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比如,我们研发的全自动香菇菌棒脱袋生产线设备,可自动完成除菌种穴,旋转切口,自动切割袋身,自动撑袋,自动脱带,自动打捆等一系列动作,高效完成每小时4500袋的脱袋效率。” 淄博隆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连用说,发展至今,隆泰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设备,使食用菌菌棒制作的自动化程度达到95%以上。目前,企业的产品不仅占据了我国大部分北方市场,还销往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

而在临淄的禾丰种业无人农场,上演的则是另一番智慧农机新场景。

在这里,农场的所有水、肥、植物生长情况在5G云平台“智慧大脑”的运作下,转换为可以实时监测的数据,持续不断释放春耕开始的信号。

作为全国首个5G生态无人农场,这里依托先进的5G、图像识别、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农业作业。

不仅如此,他们借助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则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可以说,无人农场的成功实践,为淄博更多农田耕种场景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智慧农机应用场景也在桓台县马桥镇东圈村出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巡视……

现任桓台县启润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孙城站在田垄之上,得心应手地操控仪器,千亩农田一日之内尽收眼底。

“使用无人机拍摄麦田,能够更加全面、系统了解作物的长势情况,比如最近天气回暖,可以结合天气情况,根据不同土地的墒情针对性地灌溉、施肥、除草,让麦田更加科学生长。”孙城说。

据他介绍,不久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信息化平台也即将上线,农田的智慧化管理分布在从播种到收获、从浇水到病虫害防治的各个环节……

案例比比皆是,折射了淄博智慧农机市场的活跃。

记者获悉,近年来,淄博始终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智慧农机设备、农业“黑科技”充盈在田间地头,已贯穿于当代淄博农业下的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至少有20余家农业企业、合作社上线智慧管理平台,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在田野上空汇聚,更多超乎想象的希冀正纷至沓来,智慧农机打底,“丰”景在望可及,这里不仅承载着农业的丰产,更蕴藏着农业消费前景的无限可能。

不仅如此,淄博农业的“含科量”还在不断提高。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淄博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开展农机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已经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一切仍在进行。

“我们正在落实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等惠民政策,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扩大报废老旧机具补贴范围,推广智能高端等高性能机械,提振农机消费信心……”淄博市农业农村局方面表示,比如大力支持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新增进高性能精量播种机、北斗导航辅助系统等。

该局称,年内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资金5000万元以上,办理超长期特别国债申请资金500万元以上;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8000台套以上,报废各类农机具500台套以上。

此外,培育新农机,同时淄博也不忘培育掌控新农机的“新农人”。

近年来,淄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不断创新突破。截至目前,已有960名新型职业农民从中受益。此外,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农村、田间地头,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精准定向的技术服务,助力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以“品质农业”撬动消费扩容,以“装备焕新”激活产业动能。在一系列技术研发突破与政策的渐次实施下,更多智慧农机即将“奔跑”在沃野,助推淄博加速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挺进。

责任编辑:曲惠莹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