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打破国外垄断,盛嘉新材料国内首创微晶玻璃锅生产线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3-20 11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丁安顺 通讯员 刘楠 刘凤娇

山东盛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嘉新材料),是一家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技术推广为主的企业。别看企业成立于2024年5月,时间不长,实力不容小觑。

盛嘉新材料配备国内先进的微晶玻璃生产线、高硼硅玻璃生产线、全自动混料系统等生产设备,从建设到投产创造了盛嘉速度,企业与海尔、康宁、松下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自主研发的微晶玻璃锅生产线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玻璃锅具的空烧实验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高硼硅玻璃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熔化、压制、抛光、质检……在机械手臂等自动化器材的加持下,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高效协作。“高硼硅玻璃生产线主要生产水杯、锅、盘子等餐具类产品。”盛嘉新材料总经理刘开啸介绍,高硼硅耐热玻璃广泛应用于餐厨具、小家电配件和实验室器材等领域。

高硼硅玻璃餐具相比陶瓷餐具同样具有安全健康的优点,但是玻璃餐具破损后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一点,陶瓷餐具做不到,相比之下更环保能做到资源重复利用。高硼硅玻璃餐具相比金属餐具有良好的抗磨性不会有涂层脱落问题更健康,相比树脂餐具不会有高温下有害有毒物质挥发使用更放心。

刘开啸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一个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微晶玻璃锅演示起来。只见他将锅具放在灶台,随后便打开天然气,熊熊火焰泛着蓝光,高温炙烤着空空的锅子。大约10余分钟后,他接起一杯凉水,浇在锅具上,除了一些滋啦滋啦的声响,锅具没有一丝破损。“一般的玻璃锅,明火加热会产生炸裂现象,而我们的产品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微晶玻璃锅可以这么干烧六七个小时也没事,金属锅这么长时间基本上也烧坏了。”刘开啸自豪的说。

而令企业引以为傲的微晶玻璃锅具,耐热程度更是可以达到800℃,耐冷温度零下40℃,耐700℃温度骤变,并且其不与酸碱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不吸附和残留污渍,不滋生细菌,不残留异味。

据了解,微晶玻璃锅具拥有极强的技术垄断,市面上微晶玻璃锅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售价高达20万/吨。然而,盛嘉新材料何以打破这种垄断?刘开啸归因于,科技创新。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盛嘉新材料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坚持‘研发+产业’双轮驱动,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材料自主创新体系。”刘开啸介绍,企业组建了由清华大学核心团队成员和业内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以多年研究、持续优化的超低膨胀透明微晶玻璃核心配方及控制析晶关键工艺为基础,打造了相关生产线。

在企业研发中心,我们见到了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冯安建。然而,与其说他是一名科学家,冯安建更像一名车间主任。工人式的运动装扮,上衣、袖口、裤子染上了白色粉尘。“我刚从生产车间回来,实验炉有一些参数、环节需要调。爬上爬下的难免粘上。”冯安建是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微晶材料课题组特聘研究院、中能建绿色先进材料研究院北京零碳材料装备联合实验室兼任研究员,研究微晶材料已经近25年了。相对于把精力放在外在,他更愿意把时间用在实验室。

“我们做小实验用的实验炉,一旦开启,一天都不能停,要努力把时间省下来,进行配方优化、材料再分析。”冯安建说,小实验虽然不直接产生产品,但却决定着后期产业化的方向。“而且,微晶玻璃涉及10多个门类,每一个门类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做实验、找路子。”

一路走来,相对于成功,冯安建遇到的更多的是失败、重来。“开发出一个产品,可能要经过上万次实验,周而复始、从不间断。”虽然坐在实验室,但冯安建并不无聊,他说,微晶材料能够带他上天入地,深深地将他吸引住了。

此外,企业还与中科院热工程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上海大学等建立合作,既优化前端材料配方,也谋划后端的生产线,令研究成果在产业化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借助企业的微晶玻璃生产线,我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国内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补齐了国内高端微晶玻璃新材料的技术短板。

刘开啸表示,近期,企业正谋划扩能扩产,待全部投产后,年可生产玻璃观察窗400万只、高硼硅玻璃器皿2000万套、微晶锅80万套,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5000万元,解决就业200余人。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