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以残助残19载,吴自忠用关爱照亮残障人士的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3-2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张伟

作为平邑县白彦镇的一名残联职工,19年来,吴自忠凭着一支单拐、一支手杖,走进全镇3662名残疾人的家庭,用爱心和奉献诠释了勇于担当、“以残助残”的精神内涵。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干事”“山东省自强模范”“临沂好人”等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真情温暖残疾人

吴自忠5岁那年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不能正常行走。2006年9月,吴自忠被安排到镇残联工作。为真正把服务做到残疾人的心坎上,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他,主动跑村入户,积极与残疾人沟通,倾听心声,了解所需。为了方便自己到残疾群众家中了解情况,他专门建立微信群,买了一辆三轮车,只要残疾人家庭有什么需要,他就登门去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为此,他先后摔坏了好几辆三轮车,妻子看到他摔得鼻青脸肿的样子,顾不得家中农活也要当丈夫的司机。

每逢白彦大集,吴自忠便为残疾人支起爱心小摊,根据自身使用辅具所得经验,专门对残疾人的用具进行免费维修和服务,维修助听器、电动轮椅和手动轮椅等。工作的19年里,一辆电动三轮车,一副单拐,一根手杖,伴随他走进了白彦镇 144 个自然村的3600余名残疾家庭,协助 1200 余名残疾人成功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帮助 8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实现脱贫。

心怀大爱,点亮他人心灯

教人教心,浇花浇根。吴自忠明白,帮助残障群体自强自立,走出心理困境,才是关键所在。红山头村的王文超,是个听障人士,对生活失去信心。吴自忠知道后先后8次去看望他,开导他,还给他找了一个洗车的工作,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越棚村的公茂玉,因车祸下肢瘫痪,吴自忠给他送去了残疾人代步车,为他请来了修鞋匠,手把手教他手艺。如今的公茂玉,会修鞋还买了机器做鞋、卖鞋,不仅实现自食其力,还带出了13位残疾人徒弟。

石门村的盲人潘全成会唱歌,会吹笛。吴自忠自己掏钱给他买了西装和皮鞋,陪他到市里参加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还获了奖。吴自忠又把他送进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学成归来的潘全成,在县城自主创业,年收入达3万余元。

爱心传递,助残之路越走越宽

当得知南场村陈纪强想种植金银花致富后,吴自忠亲自联系村里,协调土地。在吴自忠的帮助下,陈纪强承包土地60余亩,带动周边村500多名残疾人种植金银花,并无偿给残疾人金银花苗。吴自忠自己学习种植后,也参与到其中,一方面无偿给残疾人金银花苗,另一方面还去田间地头传授种植技艺,开设金银花种植培训10余期,培训人次300余人,带动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

吴自忠通过一次次亲切的鼓励、一个个暖心的举动、一件件助残善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身残志坚,以残助残”的真正含义,为残疾人点亮了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主余凤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