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滨州:以链带面、聚链成群,助力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崛起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4-23

4月21日,滨州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滨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滨州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滨州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场。

据滨州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巩萍介绍,2024年,滨州新能源集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1+1188”发展格局,聚焦滨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和“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目标,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集团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

鲁北基地全面开工。10家牵头开发企业全部签约,5家已进场施工,完成投资30亿元。华能85万千瓦光伏项目首批60万千瓦并网发电。沾化200MW光伏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北海700MW/1400MWh储能项目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北海、沾化两大共享储能项目列入山东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入库容量703.5MW。

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引进内资10.1亿元、外资10078万美元,获批专项债1亿元。签约实体项目4个,其中山东金鹰5GWh储能pack及系统集成项目实现年内签约、年内投产,填补了我市相关储能产业空白。与中南大学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与康菲石油、中船科技等探索推动“渤海氢城”建设,与湖南钠能时代合作钠电池产业。

业务布局超前谋划。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开发建设滨州新能源数智化综合管理平台、虚拟电厂平台和鲁北能碳交易平台,动态监控全市新能源电站项目,对分散发电资源和负荷资源实现管理,为鲁北地区提供能碳管理和交易服务。服务全市低空经济,搭建低空智能感知平台,建成覆盖主城区的20个无人机场站,低空警务政务运营中心投用。

2025年,滨州新能源集团将聚焦“113388”工作体系,围绕“风光火储氢氨醇热”八大领域,以产业链为主线谋划实施“1441”工程,以链带面、聚链成群,助力滨州市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做好“一项中心”工作。抓牢抓实风光储资源,心无旁骛加力加速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招引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绿电优势。服务推动鲁北基地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年内全部开工。集团新拓200MW光伏项目5月底前建成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规模年内达到20MW;投资9亿元的北海储能项目首期300MW/600MWh项目10月并网投用,投资8亿元的沾化400MW/800MWh储能项目9月底前开工。

布局“四大产业园区”。坚持链条化招引项目、园区化落地项目,打造光伏、风电、储能和资源循环利用四大产业园,提档补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积极推进与安徽华晟新能源引进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与山东金雷科技引进风机主轴制造项目,服务远景叶片与智能风机装备制造项目、上海电气研砼风电塔筒项目建设;山东金鹰5GWh储能项目年内完成产值4.5亿元。山东华成管桩项目新增光伏用管桩产能150万米,累计达到300万米/年。探索引进光伏组建回收、锂电池梯次利用、风机叶片拆解等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构建“四个支撑平台”。集团已取得售电资质,面向全市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数智化集控平台、虚拟电厂平台和能碳交易平台,打造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商,服务全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广应用低空智能感知警务政务平台,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地域和行业覆盖范围。

开展“一项前沿试点”。聚焦绿电就近消纳,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源网荷储”试点,服务滨州市“北鲲计划”及“渤海氢城”战略。与中海油、康菲石油、中船科技等推进绿电制氢制氨制甲醇项目。高标准谋划打造“滨州高铁片区绿色低碳经济产业一体化项目”,构建供热、供电等多能互补的泛能源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一揽子工程。

责任编辑:董丽霞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