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双师领衔+企业实训!日照科技职院智能制造学院招生亮王牌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22:2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刘涛 厉昕月 邹杰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日照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刘新平院长进行了专访,围绕学院 2025 年招生政策、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家长和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刘院长详细解读了学院的核心优势、专业设置、实训条件、招生计划等内容,为有意向报考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信息。

学院核心优势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战略为智能制造领域带来了巨大机遇。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随着“四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释放,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急需专业人才900万,人才缺口预计达450万人,这为报考该学院的学子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打造了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超8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30%,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41%,队伍结构合理。

产教融合方面,学院与山东大学、五征集团等单位协同办学,共建实验、实训中心,协同申报重大科技项目,还成立了赵庆志教授工作站。

两大“拳头专业”特色鲜明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融合多类技术,侧重“机、电、控、网”一体化能力培养,设置传感器应用技术等核心课程,建有8个先进实训室,培养能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相关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面向多个方向,聚焦“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运维”,设置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等核心课程,以企业真实案例整合教学内容,建有6个实训室,培养高技能人才。

此外,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已审批通过,明年开始招生,后续还将增设多个专业,今年入学的学生有转专业机会。

实训设备先进,实践机会充足

学院实训室建设遵循“教学即生产”理念,让学生在校就能接触企业先进设备和前沿技术。

机电一体化专业投资500多万元,建成8个实验实训室,配备行业先进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实训、技能考证及大赛训练需求。

工业机器人专业同样投资500多万元,建有6个实验实训室,模拟真实工业场景,锻炼学生全流程技能。

同时,各专业依托多家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跟岗实践和实习就业需求。

招生计划及特色政策

2025年学院首批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两个专业,计划招生560人,招生区域涵盖省内外。

招生政策有三大亮点:一是升学通道畅通,为专升本学生提供定向培训,后续将搭建“专→本→硕”直通车;二是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与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开设订单班,学生有机会获企业奖学金,毕业后可优先录用;三是灵活培养模式,学生可选修拓展课程,学校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就业方向明确,保障措施完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到山东星科智能科技、山东五征集团、北京华航唯实、山东中德栋梁等企业,在通用设备制造、农机设备制造及机电设备修理等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机电设备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师、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师等。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聚焦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领域,就业面向十分广泛,学生毕业后可到山东领信信息科技、日照阿米精控科技、海尔集团等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组装、调试、检测与质量检验等技术性工作,可担任机器人售后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或技术培训师等职位。

学院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从大一入学即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蓝图;大二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锻炼技能,到企业跟岗实习,储备就业能力;大三对接企业,组织校招,为学生寻找更多就业机会,保障学生就业质量。

助力学生规划长期职业路径

学院为学生设计了清晰的成长通道:短期目标是毕业1-3年深入企业一线锻炼,成为熟练操作员、技术员,考取电工、钳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中等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晋升打下基础;中期目标是毕业3-5年通过成人教育、企业内训等职业进修平台,晋升为技术主管或项目负责人,掌握行业产品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核心技能;长期目标是毕业5年以上到本科院校进修,进一步提高学历学业水平,提升个人整体素质,通过企业晋升通道,成为技术总监、智能制造行业专家。

刘院长最后寄语同学们,智能制造是国家战略发展核心,学院将助力大家从“技能小白”成长为“技术骨干”,欢迎报考。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鲁ICP备15022957号-13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220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01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鲁B2-20120085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