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加快再造一个“新商河”的重要一年。商河靶向施策,将2025年精准定位为“转型升级年”。
从产业蓬勃发展,到项目扎实落地;从环境持续优化,到改革深入推进;从民生温暖守护,到党建坚强引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解码商河》系列报道,聚焦商河“转型升级”,解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突破性成果。
在商河的田间地头、果蔬大棚、花卉基地,一部手机、一盏补光灯,正悄然改写产销模式。从单一卖货到全链升级,从个体创业到构建产业生态,如今,直播电商正以多元形态赋能商河经济发展。方寸屏幕,链接起商河与广阔的市场,打开了一扇经济发展的新大门。
遍地开花
壹亩地瓜可以说是依托电商起步的农货商家,他们经由线上零售平台迅速成长,按济南壹亩地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朝丽的话来说,自己“是正好踏在了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里、踏在了流量里”。
实际上,淘宝、拼多多等电商零售平台站内本身就有直播功能,也是相对较早的直播电商市场参与者。大约从2017年起,除了运营电子商铺,壹亩地瓜依托平台作为流量“入口”,试探性地涉足直播领域。
2022年,壹亩地瓜启用了位于商河的自营产地仓。这座占地约6000平米的产地仓,也成为了红薯的“中转枢纽”——从各地采购而来的红薯在此完成分拣、分级打包等工序后,发往全国各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壹亩地瓜的直播场景,除了田间地头,便是工厂内打包、发货的忙碌场景。
走进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种植基地的温室,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亮丽的“花海”。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按订单需求将各品种的盆栽进行分拣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自2022年开始,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种植基地开通了电商账号,目前运营红掌、蝴蝶兰等3个品类账号,逐步在短视频平台构建起线上销售矩阵。从产品端来看,基地正尝试构建差异化体系——两个账号主打中低端市场,一个账号专注中高端品类。
“商河县气候适宜,养出的花花期比云南的更长,产品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希望能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商河这一优势。”运营团队相关负责人庄云关介绍,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每月线上平台销售额达6万余元,通过线上平台流量带动线下交易销售额30万元。
如今,这样的直播电商模式在商河已蔚然成风,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数据显示,1-5月份,全县直播销量10956.2万件,同比增长151.7%,直播销售额达12.89亿元,占全市直播销售额的1/6,同比增长292.3%。凭借突出表现,商河先后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淘宝直播村播计划试点县”“淘宝直播村播计划示范县”等荣誉,正成为电商产业发展的热土。
汇聚发展合力
徐全喜的家乡,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新疆。2021年冬天,他跟随团队第一次来到商河,彼时,商河恰逢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关键时期,各镇街邀请专业教学团队,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类电商培训。拥有十余年电商运营经验的徐全喜,以讲师身份投身商河电商培训体系建设。
“大家对于直播电商的热情很高涨,但许多人对于行业的运作模式缺乏系统的了解。”徐全喜说,“无论是搭建平台、产品包装,还是具体的运营实操——像是如何开设网店、管理订单、物流配送等,我们希望能通过培训,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基础技能。”
人才培育是电商发展的持久动力。近年来,商河邀请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各类电商培训27场,培训电商人才1078人,孵化出“布叫兽-刘越”“乡野小帅-李传帅”“多肉主播-宋刚”“粽子姐-张桂珍”等一批本土网红主播。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如何“抱团”形成发展合力?近年来,商河在建机制、强载体、树标杆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了“鼓乡e抹红”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品牌。在商河县商务服务中心电商科科长、电商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张晓芳看来,“联盟”这一模式,能够整合资源、凝聚行业力量,“通过联盟,行业信息得以有效传达,大家还能相互交流经验。此外,党建联盟还如同一个人才库、资源库,促进了行业内经验与人才的流动”。
也正是商河涌动的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让徐全喜决定扎根于此——2023年,在张坊镇政府的支持下,他投资150万元创立济南向前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向前食品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张坊镇电商直播基地已拥有6名专职主播、20余名兼职主播,还创造了面食加工、快递打包、物流运输等百余个就业岗位。如今,许多村民农忙时耕作,农闲时直播,实现了“四季有收入”的致富新图景。
构筑良性生态
怀仁镇的红薯香甜软糯,殷巷镇的留兰香清幽怡人,白桥镇的大蒜辛辣够味,贾庄镇的花卉姹紫嫣红——商河的许多乡镇都有拿得出手的“金字招牌”。从斯伯特集团这样的行业翘楚,到传承百年的商河老粗布非遗技艺,再到匠心独运的手工粽子,与特色产业一同构筑起商河电商发展的坚实基础。
电商渠道不仅打开了销路,更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商河创新推出“鼓乡小货郎”电商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电商平台资质审核的本土产品均可使用该品牌。“这相当于政府为产品质量背书,让分散的小商户共享品牌红利,快速赢得消费者信任。”张晓芳说,“基于此,我们希望进一步构建以地域文化为内核、以品质为基石、以数字化为驱动的良性直播电商生态。”
同时,商河深知:要实现电商产业持续发展,单靠个别网红或企业还远远不够。基于生态构建、资源整合等战略考量,商河积极与主流电商平台深化合作,以电商产业园为依托,成立县域MCN机构,打造网络主播孵化基地,为全县电商从业者提供从产品包装到运营管理的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210余家,培训从业人员2300余人,签约本土主播87人。
商河通过建设县级公共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整合5家快递物流企业,实现“同仓共配、资源共享、高效分拣”,快递月分拣量最高达140万单,重点企业发件成本从4元/公斤降至1.8元/公斤,降幅达55%。
在商河,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方寸之间,大有乾坤,小小的手机屏幕犹如一扇窗口,连接着商河与广阔的市场。
3月11日,“云端共前行 蓄势再起航”商河县电商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鼓乡e抹红”品牌正式发布。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在致辞中说,将以此次品牌发布为契机,乘数字经济东风,整合优质产品资源,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创新讲述商河故事,全方位推广商河产品,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体系;通过构建“培育—孵化—赋能”全周期服务体系,优化电商产业生态,助力电商企业在商河茁壮成长,全力打造电商发展新高地。
未来,商河将继续以电商为支点,用“小切口”撬动“大发展”,把“转型升级”的美好蓝图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商河实践”。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